白仁見劉玄如此沒有防備他,又看對方不似作假,旋即激動(dòng)道“倘若閣下果為劉使君麾下效命,吾愿附驥尾,一道下荊州,為玄德公效死命!”
“主公若得高明助力,興復(fù)在望!”
劉玄立馬裝作一副求賢若渴的模樣,上前拉著對方的手激動(dòng)說道。
只是由于跨步動(dòng)作幅度太大,扯到了屁股的傷口,痛的嘴角直抽。
白仁看到之后,臉上浮現(xiàn)一抹尷尬之色,劉玄如今狀況,可都是他的杰作,遂將其攙扶著說道“仁,此前多有失禮,使得閣下受此大罪!”
劉玄雖有心罵娘,但是此人尚有利用價(jià)值,于是裝出一副極其寬容的模樣,擺擺手道“此事已過,便莫在說了!復(fù)仇之事固然乃世之大義,不過還需注意分辨,莫要傷及無辜!”
白仁點(diǎn)點(diǎn)頭道“是仁過于魯莽閣下之言,吾當(dāng)銘記于心!”
接著又道“仁,平時(shí)行事其實(shí)并非如此魯莽,若非見此前一行曹軍,便恨意涌上心頭,絕不會使閣下如此境地。”
白仁說起這件事,劉玄一下興趣來了,忍著痛意問道“你如何這般痛恨曹軍,甚至不惜這般戲耍方式,而非一刀結(jié)果我一行人?”
劉玄雖然能夠猜到,白仁和朝廷之間有仇,但是他還是想不通,到底是什么深仇大恨,值得如此泄憤。
白仁遠(yuǎn)眺了一眼道“在下白仁,表字子恕,本為徐州人士,初平年間,曹賊因其父為前徐州牧陶恭祖所殺,遂兵發(fā)徐州,劫掠屠殺徐州百姓。
賊之兵卒甫入徐,猶如蝗蟲過境,燒殺淫掠,無有不為,仁之姊妹、母嫂皆為士卒所辱,昆仲、親長在此難盡歿。
時(shí)吾尚小,被父藏于柴堆,直到曹軍離開,在下方從柴堆爬出,從此盤桓徐地,乞討寄以生存,方能茍活。”
說到這里劉玄聽出了個(gè)大概。
也知曉了,為什么白仁每每提及劉備姓名的時(shí)候,都會尊諱一聲,而直呼曹操的名諱,且說到投靠劉備,此人甚是激動(dòng)。
雖然徐州之戰(zhàn),跟劉備沒什么關(guān)系,但是不明就里的百姓,都以為是仁德聞名的劉備,與勇武溫侯聯(lián)合,才將曹操趕走的。
不過劉玄還是有些納悶,這白仁徐州人,怎么跑到豫州來了,這隔著十萬八千里呢。
難道還能一路乞討到這里?
他剛想開口問,白仁好像看出了劉玄想法,緊接著慢慢道來“我在徐州乞討月余,逢外舅過徐州,見我孤苦可憐,自己又無子嗣,于是將我?guī)У介L社恩養(yǎng),邇來十有四年矣!
外舅待我視如己出,將我撫養(yǎng)成人,送入鄉(xiāng)學(xué)習(xí)文識字,不嫌棄在下父母雙亡,將女妻之,此恩不可謂不重。
五日前,吾見天氣寒冷寒雪剛過,想來山中必有野獸陷于雪地,便和聚邑同齡男兒,相約前往狩獵,捕得食物過冬。
返回邨邑之后,見邑內(nèi)為人所戮,女子衣不蓋體,裸露于外,死于非命,連外舅,妻兒也在其中……”
“經(jīng)再三追問之下,尚未遭難之人方才告知,日中之時(shí),一行車駕行過邨邑,起始邑中百姓,各自忙于農(nóng)事,兩者互不干擾。
后一將士因路上口渴,便我入屋借水一飲,誰知將士見到在下之妻尚有姿色,便起淫心。
吾妻不從,兩相撕扯之下,失手將此獠殺死。
將士聞袍澤身死,便想入屋將我妻擄走,外舅自是不會如其所愿,遂持刀相搏。”
“外舅家雖世代躬耕,未曾有人出仕,不過外舅早年有武勇,好游俠,曾有幸在名士門下聽講,為人重孝義,與邑人素來友善,故而為聚邑之望。
今見外舅有難,邑人自是竭力相助,各自返回家中,拿得刀箭擒殺將士。
如此一來自然招禍上身,將士為父老所殺,豈會息事寧人?”
這也是常理,軍中將士被殺,自然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