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將司馬懿領進丞相府,即命人擺上酒菜,二人面對而坐,淺嘗溫酒。
謹遵食不言寢不語之規,只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曹丕拿起布帕擦拭嘴角,完畢后屈身一禮“還清先生教我!”
司馬懿此時酒足飯飽,也用手帕擦了擦手,微捋頷下胡須,看了曹丕一眼,瞇著眼睛笑道“其實以主公之尊,無須他人相助,早晚必承丞相基業!”
曹丕心中此時有了許些不滿,并非是因為司馬懿先前恐嚇他,如今更是拿不出一言。
而是認為司馬懿待價而沽,不肯直言相告。
此情緒稍縱即逝,曹丕并未表現出來,反而一臉求知欲,問道“何解?”
司馬懿侃侃而談“蓋古之宗祧繼承,以嫡長為序,是故《公羊》曰「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主公兄公子昂、公子爍早逝,劉夫人已薨,丁夫人與曹公相絕,故而君為嫡長,丞相基業早晚必為主公!”
當然司馬懿不過是給曹丕打強心針罷了,奪嫡之戰豈是那么容易?
從嫡長子制度而已,曹丕的確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但并不是說高枕無憂,同時更是是岌岌可危!
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他是所有奪嫡者的攻擊目標。
有句俗話說得好,欲承其器,必受其重!
曹丕一個嫡長子身份,也使得他極容易被人攻擊,所有人都會拿放大鏡看著他,一旦有什么不合禮的舉動,都是可以作為攻擊目標的,而且還會被小題大做!
譬如文武百官上朝,有人打了一個噴嚏,作為官員,充其量便是朝堂失禮,但在曹丕身上就會擴大化。
會被人按上,不尊天子,不敬朝臣這種罪行!
甚至于,目無君父,也是有可能的!
誰讓他站在那個位置?
有的位置可以犯錯,但是有的位置堅決不能,因為某些位置代表的東西不一樣。
比如官員貪污,頂多便是持身不潔,貪污腐化,但天子若是貪污,那么結局又不一樣,天子萬兆生靈君父,為天下表率,一旦天子貪污,則上至公卿勛貴,下及黎庶囚徒,爭相效應。
楚王好細腰,朝中多餓死,便是如此!
此時矛盾還未凸顯,曹丕一時還難以感覺到,到了他出仕之時,那才是真正的大戰開始。
畢竟此時他就是錯了,也不過是個普通人,改過就行,等他出仕之后,那就沒有改過機會,人家絕對不會放過痛打落水狗的好機會。
曹丕搖頭說道“先生莫要誆我,吾之處境雖不足岌岌可危,豈是卿此言這般簡單?”
曹操處罰趙溫,以及帶著曹植南征,早已讓他心急如焚,感覺到自己兄弟的步步緊逼,哪里會聽司馬懿這么簡單的說法?
司馬懿則不以為然“主公莫要憂心,君攜孝悌之心,仁愛之意,丞相神文圣武,豈會做出廢長立幼之舉?袁紹前車之鑒不遠,曹公豈會再尋死路?”
曹操固然寵愛幼子,甚至于有廢長立幼之心,但他絕對不會如袁紹一般,因幼子而廢國事。
只要國中之人,多數認同曹丕,那么曹操也就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另立曹植。
當然只是認同曹丕的繼承人之位,并非支持他!
如果都支持,那么百分百會起到反效果!
蓋全部文武都支持曹丕,那豈不是說明曹丕有了自己的根底,甚至可以掀翻曹操的位置?
趙武靈王的事,曹操這種熟讀典籍之人,不可能不知道!
即使不知道,曹操也不會允許有人能夠挑戰他,哪怕是兒子也是如此!
畢竟朝臣如果全部支持曹丕,也就說明大家都背棄曹操,這對曹操而言,必然是無法接受的事實,哪怕冒著曹氏基業崩壞的局面,他也絕對不會允許自身安危出現變故。
于是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