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膽大,盡在此間譏諷滿朝諸公?”
劉曄、荀彧、劉艾三人聽著敲門聲,與外面一道男子的聲音面面相覷,各自以為對方還約了人來吃飯。
他們三人來這里吃飯,本身就是一個偶然事件。
劉艾在鏡花酒家還沒改名之前,就是這里的熟客。
昨日公署下班,和劉曄閑談之時碰到荀彧,見天氣寒冷于是相約,請二人在鏡花酒家吃火鍋。
可現在吃到一半,居然還有人敲門,不得不令大家感到錯愕。
劉艾率先回神,起身去將包廂房門打開,只見一身錦繡褒衣的曹丕站在門外,臉上充滿傲然之色,探視房中之景。
以曹丕的家世,正常而言,自然不需要在鏡花酒家吃飯。
他能來此,也是因為年紀還小之時,約著夏侯家、曹家二代出城射獵,然后在此處偶爾用過一兩次餐。
最近又聽府上下人,偶爾提及鏡花酒家新出菜肴,于是獨身前來一品,沒想到剛到三樓,就聽見劉玄譏諷朝臣。
想要發展勢力,為了在朝臣面前留個好印象的他,豈會放過這個“仗義執言”,為朝臣討個公道好機會?
當門打開一瞬間,就看見站在門前的劉艾,與坐在里面的荀彧、劉勛和一個他不認識的人,一起同桌而食。
這不禁讓他滿頭大汗,臉上盡是惶恐之色!
他本以為房中之客,乃是相熟之人,在這里提點對方,好借機揚名。
靠批評、評價他人來揚名,也是古代揚名一種辦法之一,如諸子百家罵戰、如許劭評仕子、如龐統點評江東人才等,皆是如此。
但是無一場面,好似而今這般,有老有少,圍坐一團,且面色各自也有許些不善。
當然,這些都只不過次要,主要在于曹丕先入為主,以為自己打擾了眾人的事情。
劉艾、劉曄還好,劉曄不過微末小官,雖然頗受曹操信任,但暫時分量還不足以讓他畏縮。
劉艾雖屬于九卿,但畢竟不是劉氏當政。
且對方只是曹操的一條走狗而已,宗正也管不到曹丕頭上,如此曹丕也不需要顧忌。
但荀彧不同,他是投靠曹操的最先一批人之一,且深受曹操信任,引為心腹,譽為張良,雙方也是合作伙伴。
曹操幾乎每次出征,必然后背交于荀彧之手,其信任度可見一斑。
且荀家勢力,自荀彧伊始,便在曹氏陣營中犬牙交錯,無數人才,都是走荀彧舉薦路子,從而登上曹家的大船。
莫說現在的曹丕不敢得罪,便是曹操也對荀彧敬重三分,哪怕有一日曹丕做了曹操的繼承人,依舊不敢開罪。
曹丕正欲道歉,劉艾搶先說道“不知公子到來,艾有失遠迎,蕞爾小輩妄言,驚擾尊駕,還望恕罪!”
曹丕以為對方謙虛說詞,故而和煦說道“是丕驚擾諸君!”
劉艾緊接著道“不若公子一同用餐?”
“小子豈敢攪擾?”曹丕自是想要和荀彧拉上關系,但謹記司馬懿的話,不敢結交大臣,故而搖頭說道。
劉艾大度的說道“無妨,艾不過是約荀君、劉君二人用餐,此間不過閑聊而已,何來攪擾?”
本身他們也只不過是閑聊,沒什么見不得人的事,且劉艾也許結交一下,曹丕這個曹氏繼承人熱門選手。
當然并非他要現在下注曹丕。
似這等老狐貍,哪里會在事態不明朗之時,匆匆下注?
只不過是混個眼熟而已!
萬一哪天曹丕成功,記起來今日,豈非美事?
話后曹丕也便借坡下驢“那小子便叨擾了!”
本來有意結交,如今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曹丕也就不好在多說什么。
只不過閑談而已,想來也不會引起別人忌憚,更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