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看不到希望的劉協,哪里還有什么心思想要反抗?
縱觀劉協一生,固然心智堅毅,時常會想要反抗,但究其根本,還是太過懦弱,以至于膽略不足。
不然當初王允發昏招之時,他可以直接拒絕王允的做法。
曹操入雒奉天子,誅殺侍中臺崇、尚書馮碩之時,劉協不可能一言不發。
甚至于后來,曹操建議遷都,誅殺董貴妃之時,也不會緘口不言。
正因為劉協一步一步退讓,才導致皇權一步一步下滑,曹操才能一步一步位高權大。
最終開一國,設百官年號,建宗廟祭壇,居于漢朝之外。
但劉玄哪里肯,讓對方就這么放棄?
或者換個說法,劉協放不放棄無所謂,但是檄文詔書一定要拿到手。
只要檄文詔書拿到手了,劉協就是立馬禪位,也不管他的事。
劉玄當即將準備好的腹稿說出“董侯遠在京都有所不知,時曹操正值疫病橫生,將士又不善水戰,軍營毫無戰心。
而劉豫州與孫討虜已然聯盟,起兵四萬共拒曹操,在下北上之時,曹操已在浦口、赤壁兩次大敗。
且玄德公早有破地之策,只待東風一起,屆時曹操必破。
而玄德公若無名份,如何討伐我炎漢之丞相?
如此豈非抗拒天命?”
曹操浦口、赤壁兩敗之事,劉協自然也有耳聞,當劉玄再次提及之時,劉協那顆騷動的心,再次澎湃。
由此問道“劉備果能破曹?”
劉玄看劉協意動,立馬接話“曹操屢犯兵家大忌,此戰必敗。”
劉玄又怕話說的太滿,對方不信接著補了一句“就算是劉豫州輸了,那與陛下何干?總歸結局不會比現在還差不是嗎?”
劉協聽后深以為然。
沒錯,劉備輸不輸,與他何干?
贏了他依舊是大漢天子,輸了大不了就是沒了皇位,或者身死。
但是他不反抗,就一定會沒有皇位。
不過他還是擔心,如果檄文圣旨傳了出去,那曹操還不得宰了他?
心有疑慮的劉協再次打了退堂鼓,搖頭說道“不可不可,詔書一旦召開,曹操必然會咎罪于朕……”
劉玄心中大罵慫包,但苦于不能得罪對方,直接打斷話說道“陛下不必過于憂慮,曹操若想繼續為丞相,則必不敢輕舉妄動。
董侯乃先帝之子,帝室血脈,代表天下大義,漢室正統所在。
時天下未靖,如若曹操弒帝、或者廢帝,天下劉氏多如螻蟻,皆可自立為帝,屆時他又如何統領四海?”
這也是曹操能夠一再容忍劉協的原因之一。
劉協代表的是法統正統性,只要劉協死了,或者被廢,那么天下只要是劉氏后人,人人都可以稱帝自立。
雖然沒有劉協,只是被廢沒有死,而別人稱帝,有些法理不足,但并非不可以。
如果真有可能,劉玄倒是希望,曹操得知劉協勾結劉備之后,殺了劉協。
因為那個時候,劉備就可以乘勢立國,成為正統。
劉協聽后覺得說的也不無道理,沉思良久之后,又憂心忡忡說道“朕便是下詔,卿又如何帶出許都?”
自從上次衣帶詔之后,曹操把宮禁全換防,現在守著城門的無一不是曹操心腹爪牙,劉玄想要帶出詔書,那可謂是千難萬難。
“在下早有準備,只要用此墨,在此紙上書寫,待干后字面不顯一字,需要用特殊方法,方能再次顯現字跡。”
劉玄緊接著拿出,他早已準備好的特制墨水、紙張。
這紙、墨是按照當初在江東坑陸遜,手法相似的特制紙,沒有特殊方法,字面只會沒有一字。
劉協瞟了一眼劉玄,也不知他在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