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不僅出自高門,且自身才學淵博,雖然年齡不過三十歲余,但已為當世名流,故而其言,曹操不得不慎重一二。
于是曹操問道“不知德祖有何高見?”
“臣以為,如若今晚迎降黃都尉后,周瑜發現黃公已降,因此調動大營布置,我軍卻尚不自知。
如此盲目出兵,豈非陷入他人陷阱之中?此策當有大兇,明公不可不察!
在下竊以為,不若派遣細作,詢問聯軍陣營機密,我軍今夜夜襲,如此豈非兩全其美?”
頭風病發作的曹操,一時間只感覺頭痛欲裂,根本無法做出決斷。
楊修所言也不無道理,如果周瑜發現黃蓋投降,怎會視若無睹,不加防備?
倘若真的不防備,眾人還要警惕周瑜,是否設下空營,等待曹操入彀。
且楊修的計策明顯更加穩妥,既然黃蓋不能按照原有計劃叛變,那么不如榨取剩余價值,讓他泄密聯軍布置。
從而夜襲,一舉拿下整個聯軍陣營!
如此看來也不失為一種良謀。
眾人聽后,也微微頷首,隨后交頭接耳私言附和同意。
楊修的方法,并沒有什么值得稱贊的,但是勝在穩妥,看起來比程昱所言,要安全的多,可操作性也強很多。
程昱搖頭一笑,心中暗道“任你家世顯赫,才學淵博,于軍國大事,不過知之皮毛耳!”
楊修哪會知曉程昱心中之言,只是看著滿堂文武,多有附和之意,臉上布滿著倨傲之色。
雖然他已然三十余歲,但生長于楊家,便是在困難之時,也并未受過什么劫難,因此心智并不比年輕人強上多少。
且以往他的名聲,無非是高門子弟,多才博文而已,于韜略一事無名外揚。
倘若曹操同意他的決策,從而擊破聯軍,是時他便是文武雙全的俊杰,一舉海內聞名……
有此倨傲之色,也是理所當然!
良久之后,曹操頭痛稍微緩解了一點之后,環顧文武“不知諸君,可還有異議!”
楊修也在此時,四處環顧起來,他也在看,有多少人附和他的看法。
曹植率先符合,拱手道“臣以為德祖之言,誠謀國之言,伏望大人決之!”
曹操瞥了一眼,心中頗感失望,但卻沒有明言。
適時程昱再次開腔“啟稟丞相,臣以為楊郎中之言有謬,萬不可輕做決斷,明公不可不察!”
“敢問程公,修言何謬,還望指教一二!”楊修驟然聽聞臉上一變,但并未持久,很快轉為笑意,對著程昱拱手相詢。
楊修臉上變換,而是出于在自己認為必勝之時,突然有人反對,并非因程昱反對而怨恨。
換做任何一個人,在自己勝利在望之時,被人突然打斷都是如此表現,更別談楊修了。
但處于豪門素養,他也僅僅只是一時不快,待心中安定之后,瞬速變為求知欲滿滿的學生作態。
他的確也想知道,他的謬點在何處!
聰慧如他,并不認為自己第一次隨軍出征,所獻計策便無懈可擊。
程昱追隨曹操鞍前馬后十數余年,大小戰爭,不少于百場,能發現他的辦法漏洞很正常。
且聰明的人,并不代表就自視甚高,認為天下人都不如自己。
程昱也并沒有與一個小輩過多計較,而是和顏悅色說道“指教不敢,但是楊郎是否忘記。如若不納降黃都尉,黃都尉是否會因此怨恨我等,不肯將實情相告。
或是反而向周瑜泄密,我等探聽聯軍虛實,從而周瑜有所防備。
甚至于,黃都尉故意泄密,隨后報之周瑜知曉埋伏我等,隨后靜待我軍入營,到那時豈非取死有道?
且夫,如若放棄黃蓋,他日傳揚出去,豈非有傷明主愛才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