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方面沒有那么多劉備軍,不代表沒有能力拿下。
夷陵、枝江、秭歸、夷道、臨沮等地根本等于沒有任何防備,不然襲肅也不可能直接從益州,跨越到夷陵投降。
一旦關羽奪下夷陵,以天然渡口,吃枝江或者北上奪取當陽等地,直接截斷補給、援軍,讓江陵變成一座孤城。
當聽聞關羽圍城之時,曹仁心急如焚,想要出兵討伐,但又不敢出城。
無它!
惟兵少耳!
他連和周瑜先鋒交戰,都是招募三百人,才讓牛金出城試探一下。
如今關羽鋪天蓋地的兵馬圍堵夷陵,顯然其兵力可不下于兩三千之數。
關羽兩三千人,可就不是周瑜先鋒一千人可以比擬的,曹仁敢摸摸江東軍的底細,但于關羽軍,則不敢一試。
而且如果他領軍出征,那么周瑜襲城,最后豈非兩頭壞事?
正值焦頭爛額之際,麾下稟報徐晃率軍,激動的曹仁率領長史陳矯、部下牛金等一干文武,急忙跑出衙署出城迎接徐晃。
徐晃本是忙著討伐中廬、臨沮、宜城三城亂賊,如今卻下江陵,這不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小弟正值頭痛之時,聞公明兄到來,不勝歡迎!”
曹仁縱馬奔至城門,見身穿重甲,手持長矛的徐晃,率領數千人馬正在城外停留,便翻身下馬,拉著對方的手感激說道。
徐晃并沒有因為曹仁的客氣而倨傲,反而依舊那副敬小慎微模樣,躬身行禮“吾沿路討賊南下,聞征南被圍,是故速來支援,不知情況如何?”
提到這里,曹仁心情就變得郁悶不已,搖頭說道“此事說來話長,你我先入城再說!”
徐晃見曹仁不想在此處提及,也就沒有追問下去,遂率領麾下將士與曹仁一同入城,兵馬進入城中之后,也被曹仁安置在城中暫時駐扎。
至于二人則一同回到曹仁公署,酒菜上來之后對立而坐。
曹仁飲下一口水酒,之后郁悶道“主公兵敗,現在不知歸途,而周瑜之輩圍困江陵。在下兵微將寡,又遇關云長圍困夷陵,若非兄長到來,我實在不知如何是好!”
換誰都郁悶!
曹操打算的事一網成擒孫權、劉備,一下抽空各地士卒,幾十萬大軍齊下長江,以浩浩蕩蕩之勢平定南方。
事實上也沒人想過,飛龍騎臉居然會輸?
所以在曹操集團眼里,實在沒什么防備必要。
除了少數徐晃這種,需要討伐各地反對勢力,基本上都不會比夷陵兵力多到哪去。從而導致各地空虛,根本沒有什么鎮守能力。
怎奈曹操再次劃水,聯軍一股腦全部涌入江陵。
若非曹仁足夠勇武,先用三百多人擊潰周瑜先鋒一千人,然后靠著江陵堅固,聯軍不敢輕舉妄動,這個時候只怕是江陵易主了。
徐晃心中一驚,問道“主公不知歸途?”
按照時間推斷,周瑜部隊都到了江陵,曹操這個時候即使沒到,那也應該差不多了。
怎么可能至于渺無音訊?
曹仁撫衿長嘆“然也!我也不知,主公去向何處,故而近來常常擔憂不已!”
擔憂曹操的徐晃,心急如焚之下也沒有仔細過腦子,而是脫口而出“將軍何不遣人沿途尋找主公?”
曹仁聽后帶著怪異的目光看了徐晃一眼,帶著苦澀的面容說道“公明如何不知我現在情況?似江陵這般情形,我如何遣人探查主公下落?而且主公去途不知,盲目尋找,與從江海打撈鐵針何異?”
江陵兵馬最多不超過五六百人,如果派遣探子尋找,無疑就是分散兵力。眼下周瑜圍城在即,他哪里敢分散兵力?
固然曹操數萬兵馬,可烏林到達江陵的路不止一條,這么找怕是猴年馬月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