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張魯此舉也甚是怪異。
如果張魯真的中途決定歸降,或者不歸降,完全派遣人一句話就是,沒必要親自再請劉玄前去議談。
畢竟張魯和劉玄的只是口頭約定,還并非是兩個勢力進行約談,沒必要這么麻煩。
想來其中定是有什么,他們不知道的事情,才會導致現在這種局面。
可劉玄為何就如此篤定,此乃張魯同意,而非不同意?
“其實我也不知,只是隱隱感覺,張魯此次讓我前去南鄭,乃是同意一事。”
劉玄哪里知道張魯到底怎么想?
對方行事如此令人琢磨不透,劉玄又不是真的神算,一旦脫離歷史事件,他根本無法正常把握。
在許都之時,那是因為他惡意揣測過許都方面,所以才做好各種準備,保證自己無虞。
加上各種突發事件的幫助,才讓他安然完成任務離開許都。
不然憑借遠原初的準備,以賄賂劉艾、伏完等人,從而見到劉協,恐怕并不能這么容易,完成任務。
如今張魯一事,他根本就沒打算強求張魯會同意,只不過反正順路,于是隨便拉攏一下對方。
沒有太多手段保證,是故他更不能確定張魯所意為何,他只不是心有所思,故而希望對方是同意罷了。
策馬長奔的劉玄,接著又道“如果張魯同意最好,不同意也無妨,反正我已做了最大讓步,如若不成,那也只是天意使然罷了。”
張魯同不同意,與劉備入蜀并沒有什么障礙可言,從其量就是繼續走著歷史老路子,漢中百姓被曹操遷移泰半至漢中而已,對于季漢大局產生不了大礙。
因為張魯決定不了,張松提議迎接劉備入蜀,也無法阻止劉璋請劉備幫助,剿滅張魯的決定。
除非張魯真的去告發,說法正是請劉備,攻擊劉璋。
且不說劉璋會不會相信,從漢中傳出來的消息,只說張魯也大概率不會這么做。
因為對他不僅沒有任何好處,反而還能讓劉璋多活一段時間。
有道是“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劉玄雖然并非在江上,更非乘坐順水舟,但其心中之意,與李白相去不遠,皆是歷盡千辛,進入康莊大道的快感。
不過一個時辰,劉玄再次抵達南鄭,巍峨高聳的漢寧太守府就在偏北方。
當劉玄縱馬前往,郡府正門所置的小亭內,走出若干門卒,由頭戴赤幘,腿綁行藤,手持刀盾的正門亭長率領,對著劉玄行禮“劉君!”
幾日前劉玄來時,因為騎馬而來,亭長不敢懈怠,因此才有劉玄敲門與小吏爭辯。
不然以這些門卒,當場就可將硬闖郡府“賊子”擊殺。
今日再見,自然不會不認識。
“多禮了!在下應黃堂之約前來,伏望足下通報!”劉玄屈身還禮。
劉玄雖應約前來,但完事不可馬虎,自有其程序要走,是故還是先請對方通報。
“小人不敢,還請高明隨我前去稍作歇息,在下這便通報!”亭長自然不敢懈怠,于是將劉玄帶入太守府一側的小堂內歇息片刻。
小堂曰“塾”,《爾雅·釋宮》有云「門側之堂謂之塾。」便是皇宮亦有如此建筑,乃朝臣謁見天子,暫時等候之處。
漢家傳統,常有以郡為國,是故以往之時,太守乃是土皇帝,很多建筑與天子無二,不過是形制上,更加簡略而已。
不久之后,從郡府之內走出一名年輕郡吏,走自劉玄面前,叉手而拜“敢問可是天使?在下奉天師君之命,前來迎接高明!”
劉玄矜持的點點頭,輕聲道“有勞足下!”
“不敢言勞,請隨我來!”小吏并未多言,依舊滿面春風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