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話后,劉琦忐忑的心,為之一松。
他就怕劉備強行不讓他走,將其放在火架上面熏烤。
一旦劉備放他回去,說明暫時他還是安全的,于是便打了一個羅圈揖“琦身體不豫,不便在此久坐,諸君少陪……”說完由陳到將其攙扶著,一步一步離開廳內(nèi)。
眾人起身相送“方伯慢走……”
待劉琦走后,各自從新落座,首位自然變成麋竺,次之簡雍。
麋竺便不必多說,當(dāng)年徐州資助之功,加上外戚身份,居首座無人敢多加置喙。
至于簡雍,少時便與劉備相熟,一路出生入死,從未離棄,居二座也無人置喙,且眾望所歸。
第三座則是法正,其為使者,如果放在末位,肯定不顯得不禮貌!
接下來就是諸葛亮、劉琰、劉玄,再是孫乾、伊籍等。
本來劉玄準(zhǔn)備坐到伊籍之后,但眾人推之,無可奈何之下劉玄這才坐上第六位。
隨著眾人坐下,腱仆手持漆木托盤,上有炙貊分與諸人,另有鼎爐煮著肉糜,其余碗筷、匕首皆一應(yīng)俱全,唯獨無酒樽……
不一會兒,堂內(nèi)舞女魚貫從入,開始伴隨著管弦編鐘翩翩起舞,以妙曼身姿,來回穿梭……
眾所周知,無論古今中外,凡宴會則少不了歌舞助興。
鐘鳴鼎食也一度成為古代豪門標(biāo)配。
劉備貴為皇叔,若宴請他人,無歌舞相伴,何其寒磣?
作為關(guān)中人的法正,欣賞過關(guān)中舞樂,益州舞樂,今日觀荊楚舞樂,也別有一番風(fēng)味。
與關(guān)中豪放不同。
荊州魚米之鄉(xiāng),女子柔情似水,纖細柔腰好似無骨一般,下折九十度,讓人嘆為觀止。
“孝直以為此舞如何?”劉備夾了一口肉,咀嚼兩下之后,笑著問了一句。
“楚女別有一番風(fēng)味,其舞姿妙曼,甚美!”法正急忙從收斂心神,拱手回答。隨后又道“惜無酒佐食!”
漢代幾乎人均喝酒,至于喝多喝少,則又是一個問題。
但基本上只要飲宴不可能無酒。
所謂無酒不成席,便是如此!
劉備聽后一愣,嘴角略帶苦澀解釋“荊州初定,百姓尚嗷嗷待哺,備才學(xué)淺薄,不足以安撫黎民,惟有禁酒,以養(yǎng)生民,還望孝直勿怪!”
法正聽后,瞬間肅然起敬,拱手作禮“曩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而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而亡其國者。’……”
法正這一句是出自《戰(zhàn)國策·魏策二》,乃是說帝女讓儀狄做美酒獻給大禹,大禹飲后便下令禁酒,更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國者。
果不其然,其苗裔夏桀因好酒而亡,商紂亦然。
是故法正接下來便說“后世未引戒,始有成湯伐夏,帝辛蒲社,嗚呼哀哉!
嗟!大哉圣人,始命《酒誥》,宗周八百,延綿昌盛……”
法正這句話便是說夏桀、商紂并不以圣君之言為戒,所以一個被成湯所伐,一個國家滅亡。
偉大的圣人周公,引以為戒,讓其弟康叔做《酒誥》這才有了八百年宗周,延綿不絕。
這些話雖然和劉備沒什么關(guān)系,但稍微有點學(xué)識之人,都能聽得出來,這是在夸劉備。
而劉備確實也可以被夸。
其不好女色,常年與張飛、關(guān)羽、諸葛亮同塌而眠,好酒能忍,知道民生凋敝,禁酒減少糧食消耗,禮賢下士,對于法正這樣籍籍無名之人,都能極盡禮遇,且百折不撓,大有高、世之資。
越與劉備相處,法正越發(fā)感覺其魅力之大,無意中影響著他人。
但法正如此吹噓,劉備還是有些吃不消。
禁酒之事歷史上也不是發(fā)生過一次兩次。
十年前呂布還因為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