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暫且不急,孫權眼下正在合肥僵持,一時半會兒無力兼顧交州。
且臣之離間計已然奏效,孫權召還周瑜、程普、黃蓋、呂蒙四人,值此憂患之際,一時之間,如何會有力圖他?”
歷史上步騭都是在建安十六年才踏足交州,那么現在內憂外患之時,只怕是時間更要拖長。
只要問題不解決,孫權就不可能放心圖及其他事物。
說了江東暫時不可能去交州之后,劉玄又分析眼下局勢“臣以為此時當秣兵歷馬,靜待天時良機,發兵北上征討襄樊為佳。
襄陽雖居江北,卻扼守占據地利,若得之,進可徐圖南陽,退可自保江南,且襄陽沃土千里,民戶不計,一旦得之,我軍勢力必然大漲。
而襄樊守將,惟徐晃、樂進、文聘、滿寵可稱之名將,惜為曹仁所致,十成之力,恐無五成可言,此天賜良機,不可不得!”
劉玄一席話畢,張飛搶著站出坐席,叉手而拜“臣附議!”
武將干嘛的?
不就是征戰沙場?
要不是劉備突然地盤暴漲,需要足夠的時間前去笑話,張飛早就跳腳要打仗了。
“臣附議!”折沖將軍雷緒在此刻也站了出來。
他初歸降劉備,就被封為折沖將軍、關內侯,可功勞卻只有,帶著萬戶歸降。
早就對劉備厚賞,無法以戰功報答頗有不爽,今見時機來臨,自然要幫著說話。
“臣等附議!”
白仁、劉琦以及幫助劉備奪取荊州諸郡縣游俠,也在此刻站了出來。
諸葛亮也在此刻,微微頷首“綱紀之言,臣以為當是如此,此時曹操初敗,而孫權奇襲合肥,按照綱紀原先推測,雙方必定需要相持許久,而曹操也會將兵力轉向揚州防守。
襄陽雖經劉牧拱筑,以非往日可比,然我軍工程利器具備,下襄陽并非不可之事。
亮有聞黃漢升將軍與文仲業同鄉,我等可請黃將軍修書一封,規勸文仲業倒戈相向。
屆時西陽、轪國、安陸、南新市等地皆可收復,關將軍再從臨沮走編縣,奪取宜城、中盧,主公親帥大軍攻當陽,三線出兵襄陽勢必為我等手中!”
諸葛亮也沒有什么奇謀妙計,而是講究堂堂正正平推,整個荊州也就襄陽城算是堅固,其余城池不值一談。
有投石機等攻城器械,像漢末夯土城墻,特別是動不動幾十年歷史的,根本不夠砸。
至于說文聘,能歸降自然更好,不能歸降也無傷大雅,畢竟手上兵將就那么多,還要受人掣肘,能發揮實力有限。
如果不是孫權攻擊合肥,那么以曹仁、徐晃屯當陽,樂進守襄陽,而當陽則北上必經之道,想要約過當陽還是頗有難度。
可眼下這種局勢,曹操如果不派兵救援合肥,那合肥就必然有失。
乘這個機會北伐,等到曹操反應之時,一來一回沒有一兩個月,大軍也到不了襄陽。
屆時即使到了,劉備也可以圍城打援,吃下從合肥匆匆趕來的曹軍。
千里奔襲,謂之強弩之末,其作用微乎其微。
甚至于劉備還可以拉著打,讓孫權再次發兵襲取合肥。
這也是諸葛亮推崇的江東可援不可攻。
不過也有一點問題,那就是孫權突然間會不會神經病,見到劉備和曹操相持,不但不幫,反而背刺奪取荊州。
故而劉備便言“如此域內空虛,焉知孫權不會奪取荊州?”
只從劉玄點出周瑜奪荊州之心不死之后,荊州上下無一不將孫權看做隱藏敵人,處處提防著這個覬覦荊州的賊子。
“主公此憂甚是,臣等思慮不周!”劉備之憂不無道理,劉玄不停點頭認他的說法,但不一句話完了之后,話鋒一轉“既然如此,那我等可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