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幾日過后,前去探查的探子,已然回到當陽,向李通報告此行探得消息“我等奉命前往沿路前往江陵,路上所見盡是百姓揀地上米糧,與少數倒在路旁旗幟,似與劉軍一般,我等還專門帶回一張……
我等問百姓次此等何故會有糧米,百姓乃言‘此前曾經過一隊兵馬,亦不知有多少將士,更不知何方將士。
反正行色匆匆,連糧車翻到,都來不及撿回糧草,扶起糧草一路向南而走。’
我等不敢懈怠,一路徑直前往江陵方向,見江陵防備甚嚴,又轉道前往江邊,見江陵戰船,皆以下水,一幅隨時待戰之樣……”
探子將自己所得情報,一五一十全部告知李通,說完便立于一旁不在發話。
李通聽完,環顧文聘、當陽令、當陽丞、當陽尉等人,問道“諸君以為何也?”
“可也!”眾人遂無疑慮,一口通聲。
要知探子探析如此清楚,又有何疑邪?
路上盡是劉軍旗幟,且倒在一旁,這證明劉軍的確走過,而且百姓親眼所見,有不知其數部隊,曾經路過這條道,且行色匆匆,來不及撿起地上米糧。
若果真有詐,其言必定回如同劉備詐稱一樣,口稱上萬眾這等含糊字眼便可,又何至于面對一個普通行商外人路過,連多少人都說不清楚?
且江陵戰船全部下水,將士登船,隨時準備大戰,這非真有其事,何故如此大動干戈?
最主要乃是觀看戰船,還探子突發奇想,在場諸人可不信,有人心思縝密到如此地步,居然連他人突發奇想之事,亦能料之?
且探子還曾搜索過附近可藏人之地,皆未發現有任何蹤跡,甫及樹林便有驚鳥飛出,此如何能藏人邪?
要知鳥兒素來忌諱打攪,是故凡人靠近其必有察覺,如若林中有人,必然無這多驚鳥飛出矣!
故而眾人堅信,此無詐矣。
于是李通乃請文聘“今事可行,有勞仲業!”
此事早已說好,文聘自是無有拒絕之理,當即扶案而起,抱拳而應“皆為國家效力,焉敢稱勞?文達在此稍待,待我點齊兵馬,即刻前往劉備營寨運糧!”
“小心為上!”固然李通已然堅信未曾有詐,但還是不免多言一句。
文聘胸有成竹,點頭回答“無事,我已有計較!”說完便跨步離開內堂,點齊本部兩千兵馬,即刻直奔城外劉軍大營。
不過文聘留了一個心眼,先只點一百將士,隨他出城,另外千余人,則留守城門,以觀后效……
“起兵主公,好似有人進了軍營,不過人數并不多!”這時在軍營旁邊,不遠山林里,一人鬼鬼祟祟輕聲喊了一句。
伴隨此人一陣聲音,林中開始大動,從青葉堆里面,傳出劉備的聲音“諸位以為何如?”
原來劉備近十日之前,連夜故布迷陣,拔營之后,與眾分兵,關羽等率領萬余人馬,直接奔向襄陽而去。
劉備領數千人則在劉玄建議之下,分出百人先將劉軍旗幟四處亂扔,隨后又將糧米,沿路倒的到處都是,再扮作百姓,藏匿于路上百姓家中,便是為了防備萬一探子偵查。
其余人則沒人裝好備好干糧于水,掩于山林各處,以樹葉或者泥土遮擋全身,似外人一眼無法察覺。
至于有人入林便有飛鳥,乃是劉玄在看電視劇時,經常陪到有人說,進林中無鳥飛出,則必有埋伏,且又的確符合實際,故而命捕之。
且如若有人來,不會一次全放,而是放一下停下再放,盡量模仿出,鳥在林中,非在人手之感。
近十日風餐露宿,連尿都只能尿在自己身上,可謂吃盡了苦頭,終于迎來清晨曙光。
這也幸虧劉備留下的數千人,都是跟隨著劉備的百戰老卒,不然恐怕此時早已內訌兵變,如何能夠在此埋伏近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