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是換成當日的找宋青書強行換馬的家伙,估計看了都會留口水。
快馬加鞭,兩人基本在路上沒做大的停留,幾日后的上午,略顯疲憊的黛綺絲張口問向宋青書。
“教主,你我還有半個時辰左右就到洛陽了,是要先等我教部署還是直接進城”
這一路基本沒做休息的兩人速度比朱元璋帶領的十幾萬大軍速度快多了。
戰報上寫著明教統下的部署大概半個月時間能到洛陽城外,而兩人卻在幾日內就趕到了。
明教還有十幾萬的人馬和各路起義軍一同往洛陽趕來,讓宋青書在耗費數日干等這群人的話顯然不現實。
而且到時候大批人馬圍城想進入這洛陽更是難上加難。
“先進城吧,至于后面的事情,行軍打仗我本就不擅長,交給朱元璋就好了”。
宋青書對于自己有多少能力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可不是說有了系統就能天下無敵什么都會。
行軍打仗可不是兒戲,朱元璋有這方面的才能,他可以沒有。
“教主不去軍中見下我教弟子嗎”
黛綺絲有些皺眉,她沒想到宋青書竟然對朱元璋如此信任。
如此早來洛陽城,黛綺絲一開始以為宋青書是打算暗中觀察下自己明教如今統領的起義軍。
順便給朱元璋敲打一番,告訴整個明教的起義軍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無妨”,宋青書擺了擺手。
這次來洛陽宋青書沒別的意思就是看下柳眉和等等王歸農,至于黛綺絲想的宋青書也大概明白。
不過真不懂軍事的他可不想出丑,讓他殺人他行,行軍打仗還是交給專業人士。
宋青書沒狂妄到什么都敢說自己都會,這劉備打江山還文靠諸葛武靠關羽張飛呢!是人才就得用!
在宋青書看來就這么簡單。
“教主胸襟,屬下佩服”
黛綺絲看宋青書擺手的樣子不像做作,而是真的放手放權給一個有野心的部下。
黛綺絲也是有些佩服,甚至覺得是不是自己太婦人之心了。
“教主,你稍后,我先去城門看下”
黛綺絲策馬先行一步,不過一盞茶的時間便飛奔到了洛陽城下,威武雄壯的大門,洛陽城外大批人馬進進出出的。
尤其是大門前的警備尤其慎重的查看著每輛過往的馬車,看是否藏匿大量兵器。
“這洛陽不是要打仗了嗎?怎么這么多人還往城內趕”
黛綺絲攔下了一個推車老漢詢問著。
這七旬左右的老翁看到馬上是個美艷的番邦女子在問自己話,有些驚訝。
黛綺絲畢竟是波斯人和中原的面孔有些不同。
“這位番邦姑娘是在問老漢嗎”
這老者躬身做了個禮。
這個社會能騎馬的非富則貴,這是大多數百姓的認知。
尤其是番邦之人,大多是在中原行商,各個家財萬貫,不是他這個老百姓能惹的。
“這位老人家,別介意,我只是好奇為何你們還往洛陽城內趕”
黛綺絲不緊不慢的問道。
“番外姑娘,你有所不知,這天下如今哪里有安身之地,有個城池大伙心中還有些寄托,流落田野更加危險啊”!
這老者可能擔心黛綺絲是番外之人對中原的情況不了解,還特地解釋了一番。
聽完這老漢的講述,黛綺絲的臉色有些難看,因為這老漢講的竟然是她在戰報中不曾看到的消息。
原來各路起義軍并不是各個都心存推翻元庭的打算,有些更是趁火打劫之輩,趁著亂世在其中牟利的更有甚者。
一些村莊田野經常也被這些起義軍劫掠的一干二凈。
男得抓如軍中充足兵力,女的則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