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
幾回奏捷建奇功,爭奈妖狐蔽圣聽;
入國已無封諫表,到山應有淚江楓。
豈知魂夢烽煙絕,且聽哀猿夜月空;
縱有丹心成往事,年年杜宇泣東風。
只見那聞仲果然不負氣節無雙之詞,即便是身陷如此絕境,也沒有半點屈服之意。
話說這聞仲與姜尚不同,姜尚是根骨太差,仙道實難成就,故此下山輔佐武王成就人間富貴。
但是聞仲不同,他本是通天教主座下四大親傳弟子之中,金靈圣母的大弟子。當初未出山之時,便已練就一身天仙修為。
因為殷商奉截教為國教,截教弟子故此多有在殷商朝廷出仕歷練的。不少弟子亦是將這紅塵官場,當做是一場修行。
故此當初聞仲也不過是出世歷練,方才出仕朝歌。
但是紂王之祖父文丁慧眼識人,因聞仲之才能,對其甚是禮遇。甚至不惜將一國大軍托付于他,授其征伐之權。
要知道當初在殷商出仕的截教二代弟子都不再少數,但是論其禮遇之盛者,無人超過聞仲。
聞仲有感其誠心,便一直是盡力輔佐。故此聞仲對紂王的感情,并不是什么忠心耿耿。
再說紂王不過一介凡人,何德何能可以得到他截教弟子的效忠。他只不過是為了履行當年諾言,故此一直不離不棄罷了。
看著那突然出現在絕龍嶺之外的八根通天神火柱,聞仲不由輕聲一嘆,而后對身后殘兵吩咐道“此非爾等能敵也,你們逃命去吧!”
那云中子也懶得與一干凡俗兵將一般見識,便任由他們逃散一空。
看著那高約百丈、圓有十丈有余的神柱,按八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的方位排布。每一根神柱內,隱隱可見四十九條火龍在其中飛騰。
聞仲便是遠隔數百丈都能感到其中離火之精的酷烈,心中不禁感嘆道這云中子不愧是闡教之中的煉器宗師。
見聞仲誓死不降之后,云中子也沒有再多費口舌。只見他將手上雷訣一發,那八根通天神火柱之中的離火之精,便化作四十九條神龍沖了出來。
頓時只見龍鱗漫卷,爪牙隱現。在群龍絞殺之下,縱然聞仲有九霄烈焰冠可以用來避火。但是在離火神龍的撲殺之下,聞仲很快便捉襟見肘。
當他那九霄烈焰冠被神龍打落之后,便再也無法抵抗那離火灼燒。不一會兒便真身化作灰燼,只剩那真靈向著封神臺而去。
云中子見狀亦是不由輕念一聲無量天尊,便收拾了法寶回山去了。
這一次若不是十二金仙遭了大難,使得闡教顏面盡失。以云中子福德金仙的身份,也不會特地煉寶為闡教找回場面。
待云中子離去之后,蕭升亦是無奈的搖了搖頭。便是圣人門下又如何,一朝身在劫中,還不是照樣萬年修為一朝喪!
他心中越發覺得這大劫殘酷,一時心中忍不住想起了自保之策。
他向來以為貪生怕死乃是一個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促使他有著繼續修行的動力。
此時那絕龍嶺之上滿山遍野的雜草灌木,在那通天神火柱之下化作灰燼,甚至還有一二草木之靈無辜遭殃。
蕭升見此情形不由靈機一動,卻是想起了一對兄弟。
于是他留書一封于周軍大營,又重新開始溜號了。
在一番推演之后,他駕云向著著雍州境內的太行山脈而去。只見在那太行山脈深處,有一其貌不揚的小山。
此山喚做棋盤山,山中靈氣稀薄,唯有些野桃怪柳在此滋生。只見在一片亂石荒灘之上,有一座早已落敗的軒轅廟矗立著。
不過那廟宇之中,人皇靈光早已不顯,顯然此處乃是一個被軒轅廢棄的廟宇。
但是在軒轅座前卻是有兩座泥塑鬼神之像坐落著,看著卻不像這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