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北部,有一座海拔超過三千米的山脈,名曰‘紫荊山’。
跨過紫荊山再往北,就是廣袤的草原,那是‘北戎汗國’的地盤。
本來,紫荊山是橫亙在東華帝國和北戎汗國之間的天然屏障。
然而,一百五十年前,北戎汗國出了一位雄才偉略的大汗,名叫拔都爾汗,而東華帝國當時的帝君一心只想修道長生,無心國事,朝堂之上妖風陣陣。此消彼長之下,北戎汗國的實力慢慢壓過了東華帝國。
北戎汗國從未放棄問鼎中原的夢想,趁東華帝國國力衰退之際,傾舉國之力,悍然發動了侵略戰爭。
東華帝國朝堂腐敗,上面都爛到根了,可以想見軍隊的戰斗力還有幾成。北戎帝國的二十萬騎兵,借道西秦帝國,悄悄潛入東華境內,一路攻城掠池,勢如破竹。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半個月之內,殺到了上京城下!
帝都岌岌可危,當時的東華帝君嚇得半死,急忙派使臣求和。
經過了數日的談判,東華帝國答應割讓上京以北七座城池,再賠償對方數百萬金幣,才滿足了拔都爾汗的胃口。
其實拔都爾汗明知道以當時北戎的國力,是吞不下東華帝國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盡管東華帝國當時比較糟糕,但底蘊仍在。繼續打下去的話,可能會招致極其猛烈的抵抗。打掉了上京北部的七座城池,還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完全實現了他預設的戰略目標。
東華帝國和北戎之間,橫亙著紫荊山天險。北戎的騎兵想要南下,必須要從其他國家借道。但只要這七座城池到手,那么整個東華帝國便無險可守,北戎鐵騎,隨時都可以長驅直入,威脅京師腹地。
可以說,當時的東華帝君以及朝堂精英,太沒有戰略眼光。只是為了度過眼前的危機,便簽下了這個讓帝國蒙羞,且給子孫后代留下無窮禍患的條約。史稱‘城下之盟’,但坊間百姓都稱之為‘兒跪之恥’!當時那位東華帝君,遺臭萬年,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百姓背地里都稱之為‘兒帝’!
后人每每看到這段歷史,無不怒發沖冠,痛罵當時的帝國精英。
將那七座戰略意義極重的城池拱手相讓之后,不得已,東華帝國又在上京以北修了一道綿延數百里的城墻,擋在兩國之間。否則,他們出兵即可直接殺到京師,太危險了。
這道城墻又高又寬又長,綿延數百里,從遠處看,像一條蜿蜒的巨龍,所以又名‘龍城’。設了七個關口,每個關口,都對應著原來的那座城池。
北峪關,龍城七關之一。為了鉗制對面的‘北峪城’而得名。
這一天,坐鎮北峪關的總兵趙梁棟,正率領一隊親兵在城墻上巡邏,忽然,遠處塵土紛飛,遮天蔽日的黃土彌漫在空中,正在向北峪關快速移動。
趙梁棟是武修三重的修為,視力驚人,很快就從這漫天塵土之中,發現了北戎騎兵的身影!
他甚至能看到馬背上揮舞著彎刀的北戎蠻人,那悍惡兇狠的表情。
“轟轟轟轟”,成千上萬的馬蹄,敲打地面的聲音,地動山搖,如天雷滾滾。
“敵襲!發訊號!”望著漫山遍野的北戎鐵騎,趙梁棟臉都綠了。
然而,手下的士兵還沒來得及吹號角,點狼煙,警示龍城的其他關口,腦袋就飛上了半空!
趙梁棟駭然回頭,只見城墻之上,站著數十位打扮各異的北戎蠻人。每個人身上,都散發著神秘又強大的氣息。
這些人,并不是士兵,而是北戎汗國的修煉者。
這數丈高的城墻,對于騎兵來說是難以逾越的屏障,對于這些修煉強者來說,如履平地。
也不知什么時候,這些強者便神不知鬼不覺地上來了。
趙梁棟的心臟一下子沉到胸腔底層。
北戎汗國精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