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吃個煎餅都是奢侈,都要做一把精神建設。
但眼前的劉老前輩倒好,算上來回路程,一場高爾夫球半天功夫就過去了。
而且人家還常玩,玩得就差蓋個印就能當包公了!
你就說可恨不可恨。
曹深此時已經積攢了一點情緒上的怒氣值,雖然很可能不客觀。
但希望這個怒氣值能夠幫忙助推一把吐槽。
要開始吐了么,并沒有!
曹深竟然坐下了!
他開始聽劉老前輩一頁一頁講商業計劃書t!用生命在聆聽授課!
并且時不時點點頭,很像前排學生聽教授上課的樣子。
至于今日的金主爸爸姚坤,此時臉上也流露出不明覺厲的神色,雖然這個t他很可能已經聽過不止一次了。
考慮到他并不是科班出身,很可能其實并沒有很懂。
至于姚坤的師弟,同樣財務出身的王華,他,是來打醬油的,不重要啊,不重要。
看曹深選手的眼神就知道這t是做得很好的,完美的體現了一個外企高管的必備技能。
在大公司,你活可以干得一般,但要想混得不錯,工作匯報的表面功夫必須到位。
職場中是不是有那種同事,平時不怎么樣,工作中配合也不給力。
但一到了領導在場的會議,就突然跟開了掛一樣特別會說。
讓領導覺得這人特能干活,干了不少活,貼心又能力強。
頂替了只會傻干活的你,成為升職加薪的候選人!
劉老前輩就必須是這里面的佼佼者,熟練又專業,商業計劃書中英文兩個版本都準備了,還特地問詢了一下曹深
“曹總是習慣英文還是中文?”
這事兒倒真不是老前輩在裝逼,他在米國生活的時間比國內長,也沒仔細研究曹深的背景,默認他也是從硅谷回來的。
畢竟,海龜回來創業的這年頭真不少。
尤其是互聯網那波,十強里面海龜站了大半席位。
而搞半導體創業的,至少跟劉韜一起的這一波,八成以上都是硅谷回來的。
雖然1833年,是由英國人巴拉迪首次通過硫化銀發現半導體現象,1904年由英國科學家約翰·安布羅斯·費萊明申請了第一個電子管專利。
但從1947年第一塊晶體管在貝爾實驗室誕生,半導體的整個商業化集中地就轉移到了美國,后來在硅谷蓬勃發展。
半導體本身是一個線性發展的行業,是需要積累的,而且米國佬深諳專利保護的作用,這個行業在專利壁壘下其實是半封閉狀態。
國內之所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能突飛猛進,互聯網精神奠定了重要基礎。
所以,曹深同學對老前輩的這個問題有點扎心但并不反感,直接道
“中文,我英文不好四級剛及格。”
劉老前輩略為詫異,原來曹同學是個草根,立刻將他排出了圈子。
但很快點頭道
“噢,好,中文版本還詳細一點。”
劉前輩平日里經常在政府科技工作匯報的場合刷臉,畢竟半導體作為國家重點發展領域,也會劃撥不少資金和資源。
所以,中文版他也是做得很認真的。
t講了一大半了,雙方,還沒有真正過招。
誒,等等!
曹深同學臉色變了,不是因為被劉老前輩之前的鄙視露出不爽。
而是,很爽。
他在爽什么!
浪費了將近二十五分中的時間,曹深同學終于t到要開始吐了么。
是的,他喝了一口可樂,憋回去一個嗝,拋出了他上場以來第一個問題
“劉總,您的意思是,現在準備流片的這顆芯片是視頻解碼器而不是視頻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