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劉華沒有給瑞麗和寧靜打電話,但兩個人的信件還是像以往一樣按時寄給他,他也是按時回復。
因為高俊的出現,他最近收到的信件比較多,有李浩的、張立軍的、楊國安的、王光明的,甚至連張楠和金姐都給他來了信。
通過大家的來信,劉華明白大家已經知道了他的“良苦用心”,都表示會積極配合的。
所謂的“良苦用心”就是要利用國家的資源來獲得共贏。資源有很多種,沒有重不重要之分,而在于是不是你最需要的,如果狹隘的把資源歸結為資金或者其它實質性的物質方面,那就大錯特錯了。
而劉華需要的是的無形資產,而這些完是灣口現在的經濟體制教會了他,讓他懂得如何去規避目前自己控制不了的風險。
因此當劉華在告別晚宴上說完那些話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知道劉華想干什么?只有林耕會心一笑,并且當場表態,會助劉華一臂之力。
劉華之所以不愿當面說出這些事來,怕的是他的意圖一旦泄露出去,大家出于好心,到處拉關系攀親戚,把大大方方公開招攬的一盤大棋再給下壞了,到那時有苦說不出,得不償失,圖鬧一場笑話。
而且劉華最懂得上門生意不好做這個道理,所以他會把他的上門生意做的冠冕堂皇,而且不會讓任何人看穿他的真正目的,除非是用過這種手段之人,比如林耕。
但灣口的經濟體制改革并不是人為的故意把做成這個模板的,它是國家現有體制改革下的產物,并不是林耕的本意,因為林耕沒有選擇或者說抉擇的權利與資格。
但劉華卻通過灣口目前的經濟體制看到了它不為人知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這就是哲學上講的透過現象看本質。
劉華既然明白了,那他就會毫不猶豫地模仿著走下去,因為即便是大家最后都明白了這個道理,但他成為灣口的第一代復制品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了,而此時他可能已經奪得了很多先機。
劉華是在山野間長大的,深諳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這個道理,所以他要尋找一座靠山,一個能承載得住將來可能會投資數億項目的靠山,而且這個靠山必須是內行人,否則他將顧此失彼,最終徒勞無果。
劉華采取登報一事,就像自己把東西放到百貨大樓去賣一樣,自有心甘情愿的買家心悅,互不勉強,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談價錢,你情我愿,敞開心扉,丑話說前頭,無須遮遮掩掩,因為大家都不熟。
現在大家都明白了劉華的心思,自是心悅誠服,由衷地心中暗自夸獎一句“老板就是棋高一籌!”
有的話不用說的太明白,既然大家都明白了,那就會心一笑。
所以高俊在華瑞農場那邊所有的活動情況,劉華都是了如指掌的,充分印證了那句經典“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所有的來信對高俊的評價都不錯,不過從大家的字里行間,劉華看了出來,寧靜的沖脾氣雖然改了很多,但有時候還是控制不住情緒,和高俊之間有些齟齬。
寧靜是個不拘小節心胸豁達的人,好就是好,錯就是錯,遇事不會繞彎子,不滿意就要說,所以平時沒少嗆嗆高俊。
高俊畢竟是在一群高智商人群組成的大環境當中工作,雖然身邊都是些很有修養的知識分子,但人性都是一樣的。他在領導身邊走動多年,所以很懂得如何做人,對寧靜有些不過腦的話都是寬厚的一笑。
寧靜是那種錯了就道歉,明白過來后,行動力和執行力非常強的一個人,這也是劉華為什么要讓她來當華瑞農場場長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當然還有一些潛在的因素。
從劉華在唐立季的辦公室見到高俊,以及高俊后來的所作所為,再到高俊辦公室兩個人的交流,不難看出,高俊是一個有理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