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郁悶死了。
依照他的了解,這幾個不著調的舅舅,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成果將顯時來,大概率是來摘果子。
如此作為,在過去十年里,可沒少發生,都快成習慣了。
太可惡了!
這樣的舅舅不要也罷。
不過聽二狗說,老舅們來的時候,拉了鼓鼓的三大馬車東西。
嗯,作為他們的好外甥,有必要親自去驗收一下。
把武征叫過來招呼一聲,李賢便邁著那六親不認的步伐,直直地往縣衙而去。
屈居于身后,通信而來的孫二狗,小跑起來都追不上。
他心里感嘆,看來小郎對這幾個舅舅思念至切,小郎果然是重情重義之人!他二狗子沒跟錯人!
乾祐縣衙外,那三大馬車的東西,多是帶給幾個親人的禮物,在趙如趙意兩兄弟隨行的仆從幫助下,早就搬進了內衙,分類存亡。
眼見小妹帶著大外甥來了,趙家兩兄弟激動不已,只是有些奇怪妹夫怎么不見了?
后面一聽小妹解釋才知道,妹夫李自明今天一早隨負責農業的吏員陪同下,又下鄉去考察農作物的生長情況。
民以食為天。
畢竟再過不了一個月就要進入初秋了,乾祐縣于春夏交替時種植的粟和黃豆也快了到收割的日子,身為一地父母官,李自明自有監管的義務。
另一邊,手里接過三舅給他筆墨紙硯這些禮物,李志對于兩個舅舅突然來訪,心中有些意外。
這兩個待他不錯的舅舅,似乎有大半年沒見了。
常言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三舅和四舅怎么都曬黑了?他差點都認不出來了!
不該問的別問。
一直迎到了后衙,相陪一會兒后,李志便告罪回去繼續做他的科舉沖刺題。
鄉試再有一個月就要開始了,當這關乎人生的大考來臨,李志感覺自身好像還有很多題不會,要抓緊每一份每一秒才是。正如小弟常念叨的那一句,一寸光陰一寸金……
對此,趙如和趙意這兩個舅舅絲毫不感到失禮,甚至有些欣慰。平日里,大外甥就是一刻不看書都會心慌的一種。
這可是天生的讀書種子!
甚至上次小外甥李賢言之兄長能考上狀元,在別人看來有些大言不慚,但在趙如和趙意看來理應如此。
以后定會給李家以及趙家光宗耀祖。
雖說外甥姓李,可他母親姓趙,四舍五入,也是趙家的人。
后衙內,趁著長子陪著兩兄長的示好,李母先是親自下廚,給兩兄長煮了魚香肉絲湯餅。
等兩兄長狼吞虎咽的吃完后,三兄妹就坐在小客廳里聊聊家里長短,說著說著就談到了近些時日發生的事。
“小妹,我和你四個這次去吐蕃開拓市場,差點就回不來了,真后悔沒有聽賢兒的話!”
略胖的趙家老三趙如唉聲嘆氣道。
一轉頭,發現老四正在瞪他,趙如頓知壞了。
小妹肯定要訓誡他們了!
果不其然,李母一聽頓時緊張起來,待詳細問過三個四哥后,才大松一口氣,不無后怕道“三哥四哥,以后就別去那動蕩之地,錢不重要,命才重要。
就像賢兒說的那樣,錢是永遠賺不完的。
想當年,父親在世時,也說過,我們趙家做生意,先是保證家族能延續下去,之后才是以道取財……”
小妹的話還是要聽,畢竟趙家五兄妹中,只有這么一個自幼乖巧又受寵的小妹。
唉,都怪剛才多嘴……
所以能看到廳中,趙家兩兄弟連連點頭的乖巧模樣。
難得見兩位親兄長,李母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抓住不放。
她只是有些無奈于三兄四兄骨子里的冒險精神,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