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口氣,不說朝中的一些任免,他這段時間的日子也不好過。
自澶淵之盟后,因之前反對議和,他這個同平章事就成了政敵的眼中釘,引起有些人的嫉恨。有人于官家耳中進讒言不說,甚至于開封流傳起了很多的流言。
他一身正氣,對趙宋王朝忠心耿耿,自不會對流言蜚語所累,繼續完成自己的本職任務。
對官家該指正的指正,他四十多歲,為官這么多年,還真就沒怕過誰!
燭火下,寇準翻著翻著突然看到了一封來自陜西路京兆府的信件。
前任京兆府尹據說因為貪污之事,為御史臺告發了,鋃鐺入獄不說,連京兆府下的不少主官都被撤免。
新上任的好像叫薛奎,官家不放心,更為了防止京兆府內主官的權利過大,還派了廣陵郡王郡王遙領。
當時官家制授告命后,正是政事堂敕授告身的。畢士安似乎也很欣賞這個人,當日就是他向官家舉薦的。
看了眼信封的糊名,知京兆府事薛奎。再看了眼日期,是兩月之前郵寄的。
他和薛奎并不熟,但對之的事跡卻是如雷貫耳,此等正直官吏,其實正應該是大宋的中流砥柱啊!
“會是什么事呢?”
寇準有些好奇,若是平常的政事,只需送往政事堂就行了,用不得直接遞給他。要是讓御史告發了,怕會說他倆有結黨營私之嫌。
他到是無所謂,這些年因為舉薦不少看好的官吏,不知被御史告了多少次,言之任人唯!
但在尤其現在的大環境下,聯系自身處境,對薛奎這等為官家啟用,處于上升期的官吏來說,是大大不利的。
不過信既然送來了,不妨打開看看。
當寇準花了一刻鐘的時間仔細讀完后,悟了!
薛奎這是親自向他舉薦賢良,此人名叫李自明,和他還是老鄉,同為華州人。
進士出身,為官清明,政績斐然,可卻在前任京兆府尹的打壓之下,一直在乾祐縣擔任縣令。
信中還提了乾祐令李自明為了改善乾祐縣民生,結合其子一個叫李賢的少年的建議,準備興建特產工坊,以期富民之舉。
“這個李自明有點耳熟……是個干實事的人!”
寇準摸了摸下巴的胡須,一時間沒想起來,搖了搖頭。
“年紀大了,這段時間事情也多,很多事都忘了。不過這薛奎還真是‘膽大’!”
在大宋現行的薦舉制度下,每位舉主要承擔薦舉失察之責。薛奎上次正是因此事才免職,沒想到他這一上任,屁股還沒坐熱,就向自己親自舉薦起來了。
寇準仔細琢磨了下,便將薛奎的信放在了一邊,他打算明日抽空去三司看看乾祐縣這些年的發展狀況。
若這李自明真有能力,不妨推一把。
趁著自己還在開封,還沒被官家貶謫,為大宋推舉能吏,能推一個是一個,唯愿他們為大宋百姓多做些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