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晨陽剛冒出頭。
李氏兄弟在各自的小院里郎朗讀書,招聘來修補房屋的泥瓦匠尚未登門,臘月的粥飯剛剛做好,二狗在抱怨昨天又花了一貫錢,南溫正專心劈著木頭……
噔咚!
噔咚咚!
李家半掩著的大門就被叩響。
“來了來了!”正在門房邊的倉庫里點煤炭的老種吆喝了一聲,忙停下手中活計,用庭房前水盆里半混的水洗了兩把手,邁向了大門處。
一看就是哪家新來的訪客,只要是華陰城里的人,都知道來訪時搖曳兩下門口的鈴鐺就行了。
老種心里嘀咕著,手上的動作卻未停,等他開了半扇們后,才注意來人是個錦衣玉帶的貴公子,身后跟著數十個隨從,對方正饒有興趣的看著李家門框。
當了一輩子的李家門房,老種的見識是有的,這人氣質不一般。同樣在書香門第之家帶慣了,尤其上面還有個恪守禮法的大官人,一些禮儀當然知曉。
他的兩手在雙腿的棉衣上擦了擦,還沒來得及行禮問詢,便見那貴公子好奇的用力拽了拽門框上線繩。
見此,老種想阻止已經來不及,只好下意識地捂上耳朵。
叮鈴鈴!
一陣嘹亮的鈴聲響起,弄得李家前面的大半條街都能聽到,不少人都從自家門口露出頭,這李家是又來客人了?
趙元儼也被這聲響給嚇得一大跳,他拍了拍胸口,自語道“李家小弟家門前安了這么大的風鈴,聲音還這么響,莫不是宅中有鬼怪作祟?”
一轉頭見李家的門房正望著自己,欲言又止,趙元儼有些尷尬道“讓老丈見笑了,鄙人趙嚴,這次從長安來,是專程尋兩位李小兄弟的。”
長安的?姓趙?
老種記得家里小郎回老家時囑咐過,若是有長安來的趙姓貴客,一定要大開大門迎接!
老種是個命令的忠實執行者,當即大門大開,將趙元儼一行人迎到了一旁客廳。
李家沒有名義上的管家,要真說管家,那無疑是老種。
他邊走邊解釋道“讓小官人見笑了,那風鈴是我家小郎做的通報鈴,只要客人搖曳下風鈴,李府便知道有人登門拜訪。”
不過大家都是輕搖兩下意思意思,可沒像你這么用力。
老種心里腹誹道,這種得罪客人的話,他當然不會說出口。
仿佛是為了驗證老種的話,不一會兒南溫臘月這些下人就齊齊出場了。
給客人添上茶水時,正安心背著經義的李賢,以及溫習知識點的李志兩兄弟,得到二狗的通報,前后腳入了前幾日剛剛完成修繕的客廳。
三人相互見禮。
落座后,趙元儼率先恭喜李志奪得解元,之后一股腦提出了很多問題“李小兄弟開始好好學習了?我在鄭縣都聽人說了!還有武征過來的那一片片農田里的甘蔗,聽說和李小兄弟有關?現在華州多地粉刷的白墻,據說也用的什么李氏白灰,當初也是從你們李家……”
這也是趙元儼和李賢李志兄弟私交不錯,否則是其他人,就算是開封里的名門望族子弟,趙元儼也不會這么暢所欲言。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趙元儼,太宗皇帝第八子,當今真宗陛下的弟弟,聞名民間的八大王,入了這華州,見了種種稀奇之事后,感覺自己就像個土包子入了世外桃源。
什么水泥,粘貼性極強的石灰,成片用來制糖的甘蔗地,火紅的磚瓦廠……
有錢能使鬼推磨,即使一些事做的再隱蔽。
于趙元儼而言,只要錢到位了,害怕有什么秘密是探不得的。因而,他遣人由各方面渠道打聽后,才知道這和華陰李趙兩家拖不了干系。
更是有知情人透露,趙家出錢,李家出技術。
李家出技術?
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