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這段時間的天氣很不錯,即使進入了冬十一月,天氣依然暖暖的如同春日。
李自明難得回來一次,在長子婚后,免不了多停留幾日,一家人能夠好好團聚不說,順道可以拜訪下華陰縣內幾個自小長大的好友。
趙元儼到沒有留在李家,自昨日那個消失數日的白面宦官回來說了幾句什么后,他于今日一大早就告別李家。
臨行之前,還專門對兩個筆友囑托了幾句。
“過上數月后,趙某在開封等待兩位李小兄弟光臨。”
當然,李賢總感覺趙大金主看兄長李志的眼神很正常,望向他的時候,略微有些特殊。
那種特殊感夾雜著復雜和憐憫。
“難道是前些日子,讓大金主投資的太多了?”
兄長成親的前數十日,李母剛剛回來的時候,李賢曾讓孫二狗帶著滿有興趣的趙大金主參觀了他的陶瓷作坊,里面有出恭器之物,還有神秘的琉璃燒制作坊。
于是,他趁著這個機會拉了一波投資,打算將這些日常物品推廣出去,如開封多地,賣于權貴人家。
只是工序太過復雜,外加沒有好的銷售渠道,否則也不用等到趙大金主,幾個老舅早就把生意攔下來了。
好消息是,趙元儼在看過之后,當即與李賢一拍即合,并爽快的拿出五百貫,并保證過段時間會有專門的管事來接手,銷售所得的純利潤和李賢五五分。
這大概是李賢認識趙元儼這么久以來,對方第一次這么爽快。
當日,李賢甚至于趴在自己屋內的小金庫上,一晚上都會睡著,他的養老金又增多了!
“小叔,你還在這里看書啊!你看去前廳看看吧,開封好像有詔令來了,姑舅正在和那傳話的人說什么呢!夫君剛剛也過去了!”
嫂嫂蘇氏手里拿著針線,正巧路過后花園,看到李賢正在搖頭晃腦的背著什么,出言提醒道。
她的這個小叔遠近聞名,看起來才十五歲,但蘇氏并不將之當一個十五歲的少年。
儼然已經看成和丈夫李志一樣,可以為李家獨當一面的男子漢。
在家的這些日子里,蘇氏甚至能感覺到小叔的話語,連舅姑和姑舅都會認真考慮,而且很有見地。
既然進了李家,他蘇玥就是李家的人,凡事也要往大了處考慮。
“開封?詔令?”
李賢只抓住這兩個關鍵詞,就大致猜到什么事了,定是父親今歲的考核有著落了。
他望了明眸皓齒的嫂嫂,行禮道“謝謝嫂嫂提醒!”
“不礙事不礙事!小叔快去看看!”蘇玥溫柔的笑了笑。
唉!
放眼全李家,可能只有新進門的嫂嫂把他當做李家的男子漢,大事都會提醒他一樣,咨詢他這個小叔子的意見。
老爹老娘,乃至于兄長,還把他當做沒長大的孩子。
李賢越想越覺得自己有個嫂嫂真好!
他邁著大步子來到前廳,正好父親與開封來的官人說完話。
隱約還嫩聽到那滿頭是汗的官人連連說著“恭喜”。
但見兄長和父親都是一臉興奮樣子,李賢就差不多猜到老爹這次是高升了。
人家來報喜,當然要發賞錢,可父親和兄長都沒見意思的樣子,老娘今天又去了舅家,李賢可不能坐視不管。
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也不知這來送信的是哪個府門的令使,回去給上吏說句壞話,那對老爹的仕途而言,就是個隱藏的雷。
他沒有進去,于外面吆喝了聲“二狗”。
孫二狗就不知道從哪個拐角冒了出來。
李賢一伸手,孫二狗就遞上了一串錢。
但見李賢沒把手伸回,孫二狗小心翼翼地又拿出了一串“小郎,這都是二狗娶媳婦的錢,你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