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地,李志被身后的聲音打斷,他轉過了頭。
“在下鄭向,見過李兄!”
因為眾士子來參加殿試的時間略早,要專門等候一會,后面的鄭向見李志這位最靠前的省元面色淡然,毫無緊張之感,鄭向頓生新奇。
他心生觸動,暗道不虧是省元,但是這一份氣魄,就不知道讓多少人黯然失色,反正他鄭向是比不過。
左右有些無聊,鄭向即主動搭訕道。
兩人又客套了兩句,眼見一個穿著朱紅朝服的中年人面帶笑容走了過來,馬上退回了原位。
能穿得上朱紅色的官服,至少說明是朝廷的五品大員,又能出入宮城,也就證明對方很受大宋官家重視。而對方又來招待他們這群參加殿試的士子,大概率是主持本次殿試的副使。
李志腦中不自覺地出現了小弟私自給他抄寫的《從官經》,待著朱紅色的方臉官吏走進于他面前停步時,馬上行禮道“學生李志見過使者。”
“你就是今次省元李志,果然相貌堂堂。你之省試的詩賦老夫也看過了,確實不錯!
接下來的殿試,官家是為主考官,萬不可懈怠,當多努力之!”
來者正是在寇準罷相后,擔任三司鹽鐵副使的丁謂。
他人的風評在朝堂上雖說因鼓勵大宋官家泰山封禪及建造宮宇,而變得有些差,但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如之詩文,讀過的人,多言之文追韓(愈)、柳(宗元),詩似杜甫。幾年前,王禹偁在世時,直贊丁謂乃是“今之巨儒”。
此外,丁謂更是精通天象占卜、書畫棋琴,幾乎是個無所不能的全才!
前些日子在宮城內,正巧官家看到了禮部遞上來的省試前三的詩賦文章。便邀待見的丁謂一同看了看,看罷過后,丁謂一時間就喜歡上了這叫李志的士子的詩賦。
今天他受官家之名把參加殿試的士子帶至崇政殿,親眼見到站在前列的李志,心里暗呼一聲好少年!
又看李志這士子非常有禮貌,丁謂索性勉力了幾句。
李志又行了一禮,安安靜靜地站定。能被人認可是件好事,他對于接下來的殿試更有信心了。
清點完人數,除了一兩個突然染疾,不能前來參加外,余者都到了。
于是,丁謂便領著一群人往崇政殿而去。
殿試起源于宋太祖,可要說真正地成制成型,還是趙恒朝上。要舉行七日,地點就在崇政殿,殿試的飯食之類,有的自帶,沒帶的皇家也會一些飯食。
雖說殿試是皇帝主持,但大多數時候,都是皇帝出來露個面,后面的事情交給底下的官吏去處理了。
這一次同樣如此,待各科學子找到座位,并由考官宣布考場紀律后,主考官——大宋皇帝趙恒來到崇政殿走了一圈。以后這群士子,便是天子門生了!
等正式開考后,趙恒就溜走辦公去了。
又是主考官,又是皇帝,趙恒當然不能把時間都耗在這上面,那堆積的朝政可就沒人處理的。
隨后幾日內,趙恒有空也回來崇政殿轉轉,偶爾會在某個認真答題的士子面前站著看看,刷刷存在感。
一晃七日過去,殿試結束。
李賢把檢查數遍的試卷交給了考官,由東華門出了宮城,向柳永招了招手。
“柳兄感覺如何?”李志見柳永的神色有些不對,出言問道。
“唉,不瞞李兄,此場考試打起來很是流暢,多是貴弟所著《殿試大全》內的題目,但柳某總感覺心里有些不踏實!”柳永搖了搖頭。
考試的幾日內,柳永對于詩賦確實是非常順手,只是到了后面的策論,想到了《殿試大全》里的某些解法,且又押對了一道。
柳永最終沒有照著抄,怕就怕他和李志給撞答案了。這樣的話,心里難免有些不踏實,何況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