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小郎,議和之事,東京傳來消息,你也在名單之內。我方占盡優勢,可嘆就這般結束了,此事,你作何看待?”
張掖城郭之上,身著鎧甲的曹瑋手持望遠鏡,看向城墻外圍于大宋西軍押運的一隊隊黨項俘虜,向一旁已然恢復長衫打扮的李賢問道。
同曹瑋一樣,李賢手里也拿著望遠鏡,所望之地卻是張掖城外的景色。
幾近深秋之日,遠方的空地上的草木還是郁郁蔥蔥,牛羊飲水,又地處絲綢之路的要道,不虧被稱作是兵家必爭之地。
李賢收起了望遠鏡,這才面向曹瑋,曹琮的四兄,這位現今曹家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攻下涼州,占領甘州大半地區,于河西之戰中表現甚為亮眼的大宋名將。
曹瑋所問,顯然是宋夏議和的問題。
“寶臣兄有問,李某姑且言之。議和本是河西之戰的最終結果,即使再戰下去,不但朝廷內部不會同意,而且在黨項人的求助下,遼人都說不定會破壞澶淵之盟,派出一部分人手增援。到時,又會是連綿數年,乃至于數十年的邊境戰火。
現在決定議和,是符合多方面的利益的。
只是朝廷會讓我參與其中,是李某沒有料到的。”
李賢略顯謙虛的答道。
曹瑋將望遠鏡掛在脖子上,拍了拍李賢的肩膀,臉色不算特別欣喜,方正的臉上籠罩著愁云和不甘,這和他攻破張掖城時,完全是兩個樣子。
只是在看向李賢時,曹瑋眼中盡顯欣慰,他只有在很看好一個人的時候,才會露出這種表情,就連他的幾個弟弟,包括曹琮都沒享受過這種表情待遇“我家季弟嘗于我言之,李家小郎的遠見無人能及,果不其然,議和卻屬必然之事。
我早該想到,卻不愿看到現在這樣草草收尾。
唉,實不相瞞,我恨不得能一鼓作氣的攻入西平府,收復靈州、懷州、靜州……那些本來就是我們大宋的。”
曹瑋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這些土地,也是大宋皇帝趙恒割地賠償過去的。
曹瑋的看法,李賢很是理解。
這是一個正常的宋人都想去實現的!
于河西的近兩年時間,可能是和更多宋人打交道的原因,看著他們在荒蕪的安川城發展,看著他們為了故土拋頭顱、灑熱血,李賢發現他自身在不知不覺間,對這片土地,對這個時代融入的更為徹底了。
相比于過去的十多年,現在的他,主動參與了對大宋發展道路的改變,才真正的從身體到內心都變成了一個宋人,不簡單的是為了好好活在這個時代,也不簡單的是為了個人的功利。
如曹瑋說的一樣,收復靈州多地,讓大宋的防線重新回到長城以外,但這本身就是一個大工程!
要想做到這些,必須有更多的戰馬,有更規模化的騎兵,有穩固的朝廷……
李賢不知道該怎么安慰曹瑋,但也知道必須給曹瑋一個信心,也給自己一個信心。
“寶臣兄,我相信有生之年,我們一定能看到靈州、靜州……還有燕云十六州,統統都會回到大宋的。
現在我們拿下了河西,只要在談判桌上,將整個河西牢牢握在手里,也就意味著我們未來會擁有足夠的戰馬,足夠的騎兵,去收復我們原有的土地。
大宋會強大下去,大宋的人民會富裕下去,再也不用受窩囊氣了!”
李賢說著說著,都快把自己給感動了,他發現要完成這些目標,恐怕還要很多年,首先是一個向上的朝廷,但依宋真宗的脾性,李賢就排除未來十多年會進行這個任務。
尤其現在開始修建宮觀,錢財像流水般嘩啦的往下投,若非這次使用了巧計,大宋西軍不可能走出蘭州的,而后向夏遼宣戰,怎么看怎么不可能……真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還能不能看到。
只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