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海盜們密密麻麻的船只出現在是十里之外時,于外側負責偵查的“臨高”號中型海師海船就馬上做出了預警。
一股滾滾的煙霧從“臨高”號上升起,于遼闊湛藍的海洋之上,照耀了幾十里遠,非常醒目。
“狼煙共有兩股,這是說明有不下兩千人的海盜突襲而至,李府使那里也應該收到消息了,能看到商船已經在靠攏,按照預想的計劃進行防備。
此番,當然也是我海師的第一次實戰,亦是檢驗我海師過去幾個月成果的時候。高元,你立即向其他幾只護衛船發出信號,分別由北面和西南方向展開護衛,另讓‘瓊山’號,‘澄邁’號,隨我主船‘瞭望’號,加速向西行駛而去,分四個方向進行應敵!”
杜慶手持望遠鏡,望向煙霧升起的更遠處,僅能看到黑漆漆的一片。
海盜的海船不用說,自沒有代表著大宋最高匠工技藝,且有充分裝備的海師船只,但襲擊而來的海盜,重在人數多,外有靈活性強。
針對海盜的此等特點,處于主船負責于外護衛的瓊州海師校尉,沒有使用其他手段,而是利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子——硬鋼。
同時,在海師內部制定的規范律法中,遇敵人數,和由船只上燃燒起來的預警煙霧相照應。
千人以下,只發出一股煙霧信號,兩千人以下,則是兩股,而若是到了三千人以上,那就是三股。
于此中敵人對應的,乃是海師內部劃分的備戰狀態,共分為五級。
第五級乃是監視,即遇到行為不明的靠近船只,靠近十里范圍,需派出中小型號的海師海船,于近處觀察,直到對方離開幾十里外為之。
第四級乃是驅逐,即靠近者不離開的情況下,當讓海師船只主動靠近,并以船上的霹靂彈等物進行驅趕。
第三級則是第四級的延續,當驅逐無效,對方并主動進行攻擊后,海師有權進行直接反擊和擊沉。
第二級則是則是遇到中小型的敵船來襲后,海師全副武裝,加以作戰,并接受海師主艦指揮。
第一級則是大型及超大型海戰的情形下,包括海師的戰船在內,及同行的所有海船,都必須主動接受調動,以對抗來犯之敵。
如今的海面情況,無疑觸發了瓊州海師的一級戰備狀態。
杜慶的命令一下,無論是海師的戰船,還是已經開始靠攏的商船,都開始看著“瞭望”號上舞動的大旗,迅速開始了統一調動。
面對這一切,同樣站在船頭,拿著望遠鏡瞭望前方的李賢,卻沒有加以干涉。
他前世是個軍事小白,就算是過去的河西陸上之戰,也是邊摸索邊過來的,尚且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海洋卻是個全新的戰場,若輪到對于敵人的判斷和進攻,他于之能力上,還不如那些作戰過的將領,比如在水師任職并參與過瓊雷之地剿匪的瓊州海師校尉杜慶。
況且,基于海洋作戰和海師的作戰方式之下,李賢作為海運使,雖為上吏,有督管海師之權。但其本質工作而言,于海貿內部的管理,多過對海事的安排。
從海貿未來的占比,和未來海洋安全的嚴峻程度看,海運府有參與之權,但海師軍隊有直接制定作戰方案之權,軍政分開,才是最為合理的。
可以預見的是,海運府的主吏,在他之后,恐多將是文臣。所以,面對新的海洋時代的占城,如何專業化的應敵,其實也應該交給海師的將領們,文臣自是若是不動,而橫加以干涉,恐將釀成不好的結果。
作為海運府的第一任主吏,自要開好頭,帶好頭,并未繼任者示范。
“李府使竟不加以主動指揮,甘愿將指揮之權交由杜校尉,著實讓咱家驚訝不已!也不怕海師出了閃失,咱們這幾千人被海盜抓去挖地開荒!”
同處一船的甄諳,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