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來。
餃子,有“更歲交子”的意思,因而寄托著眾人對新一年的期望。
李家的餃子和大多數的餃子一樣,且以肉餡,配上一些大宋的香料,喝著湯汁下肚,熱乎了身心,非常美味。
要問大宋的元日的餃子習俗從何而來,很難有人能判斷出,是從李家流傳開來的。
因為許許多多的習慣,在大宋待的前幾年,李賢就曾多次嚷著要在大年初一吃餃子。這種習慣很容易保留了下來,漸漸傳遍了趙家,傳遍了華州,傳遍了大宋……
一大清早,吃完餃子,兄長李志趕著去參加大朝會,李賢和崔鶯鶯則是陪著李父李母,連帶著同在李家過年的崔父崔母,玩起了新發明的紙牌。
大宋的家庭娛樂模式少的可憐,除了麻將以外,最容易做的當屬紙牌了。
故而,在這個冬日,紙牌便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出現在了大宋的家庭娛樂之中。甚至于要不了多久,當之傳開以后,即被人命名為“賢牌”。
“三代一!”
這般充滿氣勢的聲音,當然是來自李父。
紙牌上的數字,當然沒有用阿拉伯數字,而是大宋大寫的一二三四……
“過,不要!”老丈人崔顥抖著胡子,心里感嘆今日的手氣不好,怎么連輸了三把,將近五十文錢都送出去了。
大人有大人的娛樂方式,小孩子有小孩子的玩法。
難得放假,李蔚等李家小一輩,在初一這日,自能好好的快活一番。以李蔚為首,先是帶著兩個妹妹折起了紙飛機,比較誰飛的遠,在祖父“浪費”的指教下,忙在院中的桌椅上,玩起了五子棋。
李錦別看年紀于三人中最小,但是相當聰明,即以很短的時間就贏下了五局。
除了前半日,指點家中長輩紙牌的新玩法外,后半日內,李賢沒有參與大人的牌局,也沒有參與晚輩的棋局,而是拿著由瓊州帶過來的書冊,開始書信講義。
新年一過,要不了幾日,便是資善堂的開學日子,也是他走馬上任的時候。
給大宋皇子升王殿下上的課程,該上寫什么,都要好好的計劃一下。
只是讓他奇怪的是,自瓊州回來的幾日,宮內一直沒有傳來消息,趙官家亦為派人告知他一些事,再聯想到上次和趙元儼的相談,李賢心中難免有些七上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