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大體上標準化為六個“等級”。
頭三個等級屬于大戰艦即戰列艦一級有三層甲板,共配備100或100門以上火炮;
二級也有三層甲板,共配備約90門炮;
三級也就是作戰艦隊中的載重艦,有兩層甲板,共配備64至74門炮。
四級是按折衷方案建造的,配備有50門炮兩層甲板,稱為巡洋艦,有時也用在海軍作戰隊列中。象所有按折衷方案建造的戰艦一樣,它的戰斗力不很強大,因此在艦隊中不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也不夠靈活,很難充當巡洋艦的角色。
真正的巡洋艦是形體更小一些的五級和六級戰艦,它們有24至40門炮,往往全都設置在一層甲板上。
這些戰艦比大戰艦更輕便,航速更快,因此適用于襲擊商船,擔負偵察搜索和警戒掩護任務。所有的等級艦,包括大戰艦和巡洋艦,用地道的航海術語來說,均屬于三桅橫帆戰艦。
需要單獨說明的是,在一級戰列艦之上,還有更強大的戰艦存在,即搭載火炮130140門火炮,擁有4層甲板的超級戰列艦(或稱重型一級艦),比如西班牙的‘至圣三位一體號’,然而過于笨重和過于昂貴,此類戰艦只是曇花一現。
以上的等級艦之下,便是幾種桅帆小炮艦“桅帆”一詞與船具裝置方法無關,它們通常是雙桅橫帆炮艦或雙桅縱橫帆炮艦雙桅,前桅為橫帆,主桅為縱帆,艦上配備有16至24門炮。
最后,便是按船具裝置方法定名的單桅快船或其它小型桅帆炮艦如單桅縱裝帆船,雙桅縱帆船,雙桅小帆船等。
在實際運用中,各個國家在戰艦建造上有不同的偏好。法國是將二級戰艦作為艦隊主力裝備的國家,這與當時法國的海軍戰術有關,即在總體數量落后的形勢下,強調單艦的戰斗力以及保證戰艦的生存;
而更加愿意冒險的英國艦隊,則以三級戰艦作為艦隊的主力,特拉法爾加海戰時,英國海軍的175艘主力艦中就有117艘三級戰艦。這樣,在艦隊數量上就始終保持了對法國的優勢;
至于一級戰艦,因為過于昂貴的造價和使用成本(龐大的船體、100多門火炮、800余名船員),各個國家基本都將其作為艦隊旗艦或精神象征少量制造和裝備。
以下用英國皇家海軍分級為例
1718世紀英國戰列艦艦炮配備情況
皇家海軍戰列艦分類(自1677年起)
16771716
一級戰列艦(100門艦)26門42磅炮,28門18磅炮,44門6磅炮
二級戰列艦(90門艦)26門32磅炮,26門18磅炮,36門6磅炮,2門3磅炮
三級戰列艦(70門艦)26門32磅炮,26門12磅炮,14門6磅炮,4門3磅炮
17161740
一級戰列艦(100門艦)28門32磅炮,28門24磅炮,28門12磅炮,16門6磅炮
二級戰列艦(90門艦)26門32磅炮,26門18磅炮,26門9磅炮,12門6磅炮
二級戰列艦(80門艦)26門24磅炮,26門12磅炮,30門6磅炮
三級戰列艦(70門艦)26門24磅炮,26門12磅炮,18門6磅炮
17401757
一級戰列艦(100門艦)28門42磅炮,28門24磅炮,28門12磅炮,16門6磅炮
二級戰列艦(90門艦)26門32磅炮,26門18磅炮,26門12磅炮,12門6磅炮
三級戰列艦(80門艦)26門32磅炮,26門18磅炮,24門9磅炮,4門6磅炮
三級戰列艦(64門艦)26門32磅炮,26門18磅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