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愛卿,可有何提議?”
就這么簡單定了罪,連個求情的人都沒有。
實在是冷初辰所為過分了,不顧皇家面子,他們有人敢求情嗎?求情了,就是也不顧皇家面子,是公然得罪皇上。沒見一提那所謂的,未來沐王妃,皇上都氣得火冒三丈了嗎。
而且按照諸位大臣的猜測,就是真責罰,對自己親兒子能有多狠啊?他們求不求情,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這次,皇上罰的有點兒狠。
主要是,沒人替初辰求情,卻有人巴不得初辰被罰多一些。
所以提意見的大臣是這么說的“沐王還年輕,這犯了錯重罰,都是為了他好。所有不妨嚴懲。”
具體如何嚴懲,他不說。皇上要是聽,那自然重罰,要是不聽,那當他沒說好了。
皇上心里就這么想的,辰兒還年輕,若不趁早將他這性格糾正過來,以后可怎么辦呀?就比如,他聽那所謂高僧的話,一聽就是十二年,沒過過一天安穩日子。若是將那木小沐當成個心尖上的人,日后木小沐有個三長兩短,他豈不是要殉情?
他不允許辰兒,為了個女人違抗自己。
他就借著這次機會,讓辰兒好好看看那女子的面目吧!
“奪去沐王封號,罰俸三年,即日起貶去睦州,無召不得回京!”
仍是無召不得回京,但這次,沒了封號。
不再是沐王了。
一個皇子,被貶去封地,是否有去無回了?
如果,皇上不再加上一句“朕壽宴過后,你自離去”,那么眾人還真以為初辰已經徹底失了圣心。
離開正殿,初辰不覺得難過,只覺得輕松。
沒了沐王封號怎樣,沐兒又不會介意。沒了俸祿怎樣,他又不是廢人不能賺錢養家。
初辰被罰,奪了封號這事兒,沒多時就滿朝文武盡知了。
如碧晨宮的宮女所揣測的一樣,沐王被罰,一些人落井下石。
就連木小沐不舒服,派人拿著沐王的牌子去宮里請太醫,太醫都不愿來。
連帶著,初辰母妃的碧晨宮,光景也越發不好起來。
本來,沒有了母家庇護的明妃,在宮里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要不是有個得寵的兒子,還不知道是什么光景。如今,這得寵的兒子也被貶斥,那誰還會對一個已經昏睡了那么久,指不定都不會醒過來的明妃好?
這落井下石的就很明顯,表現出來的就是不愿意去,不愿意和你搭上關系。
還有的了,落井下石表現的就很不明顯。
比如,特意跟沐王來套近乎的。
“過不多久,就是圣上壽辰,不知沐,九皇子可準備了壽禮?”
來人是誰,初辰不大記得,因為他幾乎是不在京城久留,這些人只混個面熟。而付齡,黑白二人,又被他留在睦州了,沒個人給他介紹。
初辰便假裝認識來人“并未。”
來人眼前一亮“不知九皇子,打算準備多重的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