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店里人不是很多,因為這是美食節不是讀書節啊。
初顏與施蒙一起挑選筆墨紙硯,施蒙看的認真,但初顏不是很懂。于是初顏看的最多的是施蒙,看他的表情,分析他是不是喜歡。
“施蒙你是不是喜歡安靜?”
施蒙正摩挲一紙張,聽見初顏問話于是回答“你怎么知道的?”
“讀書之人都喜歡安靜啊,我睡醒時候,見過你捧書讀。當時周圍很靜,你也很安靜,我當時覺得……”初顏臉色微紅,覺得施蒙就顯示從畫里走出來的人。
“覺得我喜歡讀書,所以要送我筆墨?”
“嗯!”
“你很聰明,我確實喜歡讀書。”施蒙道,接下來卻不再講話。
若無初顏,施蒙現在可能還在安心備考吧。
望著施蒙安靜的面容,初顏似有所思。
過不一會兒,初顏端著一副文房四寶到了掌柜的那里結賬,施蒙似有驚訝。
他沒想到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套,初顏能看出來。
流寧只在乎初顏端著重物了,于是急忙接過了初顏手里的東西,瞪了一眼施蒙。
出了店,初顏問流寧“師兄,這里可有書店啊?”
“你要看書?”
“覺得書店安靜,而且可以坐坐。”
就這么一小會兒,初顏覺得累了。
流寧自然是答應,至于施蒙的意見,似乎并不重要。
施蒙看向走在前面的初顏,眸子微閃。
進了一家書店,初顏四處打量了,而后尋了個靠窗的角落走過去“施蒙,過來坐!”
施蒙看初顏,再看她選的位置,他知道,初顏是在照顧他。
流寧說,初顏十幾年一直念叨著一個人,那人是可以救她命的人。但是那人毫無特征,流寧就是有通天本領也找不到那人。
流寧不能眼睜睜看著初顏去死,于是找到年齡與那少年相仿的施蒙,讓他假扮當年給初顏送吃的少年。
初顏重病,食不下咽,施蒙見到了才知是比聽過的要嚴重一些。
流寧對施蒙的要求不多,就是照顧初顏,直到初顏痊愈。
當看到初顏見到自己的那一刻,眼睛里都生了光芒,施蒙的心卻是黯然的。初顏喜歡他,或是喜歡當年給了她點心的少年,當然,那少年如今就是他。
按照流寧寵護初顏的性子,怕是施蒙這輩子都不要想著離開初顏身邊了。
就是能離開,也要等初顏的病好了。看情況,這病年也別想痊愈。
那時候的施蒙,還是施蒙嗎?
不再是安心備考,準備向心上人求婚的施蒙了。
而是附屬于初顏的,一個小跟班。
施蒙是埋怨初顏的,但他更感激流寧救了自己一家人的命。
所以施蒙一直在說服自己不就是照顧一位病人嗎,很簡單的,他只需要盡職盡責,就是在報恩,流寧最后也不會為難他的。
似是知道自己的存在,像個拖累。初顏很懂事。懂事得讓施蒙都覺得心疼。
而且,大概因為初顏在外奔走多年的緣故,她懂得很多,也很機靈,她很輕易看出了施蒙的喜好,而且,初顏在照顧施蒙。
她不喜歡小吃街里面的味道,她也知道施蒙不喜歡,她贊同要離開,沒人會反對,可若是施蒙說,那就等于沒說。
她看出施蒙喜歡讀書,她于是想將那一套紙筆圈來送給他。
她看出他喜歡讀書,于是尋了個“清凈,累了要休息”的理由,到了這書店。
她知道他喜歡安靜,于是選了個安靜的位置給他。
在照顧初顏的這些人里,唯有施蒙是一個外來人,他自己知道。照顧好初顏,是他報恩的方式,報了恩以后,他要離開。
他從未將自己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