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裾深衣是漢服深衣的一種,秦漢時期常見服飾。
即使是在諸夏,秦漢之后穿著的人也比較少了。
在以后的朝代也只有在重大典禮的時候才會穿戴。
現今的諸夏真正的曲裾深衣其實已經失傳了。
只有在秦漢時期的墓穴之中才偶有實物出土。
但眼前的男子竟然穿著曲裾深衣,這怎么能不讓陸遠感覺震驚萬分。
“諸夏與特奧蒂瓦坎的聯系這么緊密嗎?”
“特奧蒂瓦坎與諸夏到底是什么關系?”
懷著種種疑惑,陸遠查看起棺中的物品來,他希望從這些物品中知道棺中之人的身份。
陸遠很快就在石棺中發現了兩樣重要性的物品,一件是一枚金印,一個是一張鐵卷。
陸遠取出金印和鐵卷。
金印上篆刻著“征東將軍”幾個篆字。
這是一枚標準的諸夏古代的將軍大印。
“這位難道生前是一名諸夏的將軍,可是一名諸夏將軍怎么會被安葬在太陽金字塔內呢?”
懷著滿心的疑惑,陸遠把目光轉向了鐵卷。
這個鐵卷很像是諸夏古代的丹書鐵券,不過上面的內容卻完全不同。
陸遠驚訝的發現鐵卷上刻著的竟然是《道德經》的全文。
在文章的最后,陸遠終于看到了一個名字——“盧循”。
這一發現再次讓陸遠震驚不已。
“盧循”這個名字對普通人來說自然是很陌生的,但對了解歷史的人和對道教有所研究的人來說就不陌生了。
盧循是東晉末年道教五斗米道的著名領導人物。
他和孫恩一起領導了東晉南朝時期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道教大起義。
五斗米道與道教的其它教派差距其實非常大的,它原本是道教所有派別之中最富有戰斗力的。
與一般人印象中的道教不同,在孫恩盧循大起義之前的道教一直是一神教。
他們的最高神被稱為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之下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三清。
而現在諸夏人熟知的天庭玉帝這些其實跟道教都沒有什么關系,這些都是佛教創造的神靈。
五斗米教的創派祖師叫做張道陵。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張天師”!
五斗米道從創派開始就夢想著在諸夏建立地上神國。
他們也一直在發展勢力,進行不斷的嘗試。
首先進行嘗試的就是三國時期的張魯。
他趁著東漢末年戰亂之際,成功占據了漢中及其周邊地區割據一方。
不過他的治理模式卻與其他軍閥完全不同。
他完全按照教徒組織來管理一方,實際證明效果其實蠻不錯。
但張魯一直沒有能夠做大,后來曹操率軍進入漢中后,張魯就選擇了投降曹操。
到了北方之后,五斗米道受到了曹操的支持,很快在整個北方傳播開來。
五斗米道當時轉而開始與曹魏合作,寄希望于通過曹魏建立地上天國。
司馬家篡魏時,當時的五斗米道還起來進行了一番抗爭,不過很快就被武力鎮壓下去了。
面對司馬家的血腥鎮壓,五斗米道并沒有低頭,他們轉而開始尋求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地上天國。
到了東晉末年,五斗米道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深人人心。
尤其是到了孫泰時期,五斗米道已經擁有了上百萬的教眾。
為了推行自己的一神論思想,五斗米道開始在各地摧毀其它各種鬼神廟宙。
并且把全國劃分成了三十六功都,并制作了神印。
五斗米道的快速發展引起了東晉和五胡的注意。
各國開始默契的鎮壓五斗米道。
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