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成的守將為笮融的族弟笮虎,他在知曉張飛神兵天降之后,這一時間是很慌亂,可卻并沒有不戰而降的想法。
笮融獨踞下邳以后,那自然也是防備著郯城的。良成、司吾這兩城最靠近郯城,可以說是下邳的屏障。在陶謙病逝,劉備執掌州府時,良成的縣官畏懼于州府,不敢聽從于笮融,笮融這才將良成的縣君換成了他的親信笮虎。
這要是笮虎不戰而逃,而將這下邳城拱手相讓的話,那以笮融的性格,那是真的不會顧念什么同族之情,而將其正軍法的!
笮虎不能降,也不敢逃!
良成還有兩三千的兵馬,這也是笮虎的底氣所在。一般的縣邑,這守城的縣卒也就只有千余人,戰力不堪一擊。可笮虎為笮融的親信,還守著良成,這手底下居然還擁有笮融的五百丹陽兵!為了防備郯城那邊的襲擊,他還多有募兵,以致于一座小小的良成,居然有著這么多的兵力。
可即使笮虎為了防備郯城那邊做了諸多努力,但他也不可能日日防備著郯城,更不知曉郯城會選擇在何時出兵,何時兵馬抵達良成。在笮虎才看到州府的檄文時,張飛的兵馬直臨城下!
方寸大亂的笮虎,一面斬殺了一個勸降的縣尉,以必死之心固守良成;一面立即派遣使者去告知笮融,以求增援。
張飛攻其不備,本以為能夠輕松的攻克良成,萬沒有想到良成的形勢居然會是如此的。他本部兵馬才兩千余人,還分兵去了司吾,這也就是說攻伐良成的兵馬不足千余人!
哪怕是打了笮虎一個措手不及,可在笮虎的奮勇廝殺下,還是沒能攻下良成。
可這一戰,張飛披堅執銳,上陣廝殺,所部將士也是悍勇無比。僅以百余將士的傷亡,卻是造成良成千余人的損傷,以致于張飛千余人長途奔襲卻攻城不克,士氣受挫,而在城外扎營時。笮虎城中還擁有一些兵馬,居然都不敢外出襲營。
然而,這樣的戰果,張飛卻依舊難以接受!
這倒不是說這樣的戰損比難以接受,而是因為此戰沒能攻克良成,從而達到劉備的戰略目的。這想在出征之際,他張飛還信誓旦旦的在劉備以及荀逸等諸人面前請戰,定能攻克成功。
可如今良成不下,實在是感覺丟了臉面。這若是關羽來,那良成想必都在手里了吧?
……
張飛本部所遇到的情況,劉備和荀逸卻并不知曉的。他們知道這良成的守將是笮融的弟弟笮虎,可卻想不到笮虎在良成居然還招募了這些兵馬。
尤其是笮融給予的五百丹陽兵,那戰力只怕比一千郡卒還要強!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這知己易,知彼難啊!
大概能知曉敵方有多少的兵力,可卻不知曉敵方的兵力部署!這要是能夠清楚敵方的兵力部署,那基本上實力不相差懸殊的話,都穩贏的局了。
因此,張飛未能攻克良成,那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四日后,劉備的大軍才抵達良成。
這大營扎在良成城外不遠處的地方,卻和張飛的大營互為掎角之勢。
以良成的兵馬,那本不應該擔憂他們還敢出來的。可這些兵馬到底還是劉備所有的本錢,可以說是孤注一擲,在大營還未扎立之前,他可不想讓這個笮虎能夠有什么出來轉一圈,激勵一下士氣的機會。
這大軍抵達后,張飛立刻前來面見劉備。
實際上,他卻是來請罪的。
“飛未能攻克良成,還請大哥責罰!”
軍帳中,張飛單跪在地,面色有些疲憊。
急行三日,便馬不停蹄的攻打良成,更是圍住良成,使得良成的兵馬都不敢外出城外一步!這么多天,張飛哪怕是久經沙場,可到底不是鐵打的,依舊會感到疲乏的。
這點兒,荀逸終于是有所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