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先進,可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無工質核聚變發動機。
還有一部分實驗型號的小型飛船,采用了反物質引擎。
反物質發動機的一個好處是反物質的湮滅可以自發產生,不需要象核發動機中的核反應那樣需要許多條件,所以就不需要很大的反應堆,可以減輕飛船重量。
不過由于反物質目前產能和儲存技術受限,無法批量生產大型的太空飛船,只能想辦法制造幾艘小型的科研船來驗證技術模型。
太空飛船的生產問題被解決了,不過它的后續使用需有天地往返系統、太空港口等基礎設施支持。
于是太空電梯和大型永久式空間站應運而生。
太空電梯源自一個古老的夢想,用天梯連接地面與天空,人可以通過此梯往返天地之間。
群星帝國上萬名工程師經過論證,認為以現有技術為基礎,太空電梯是能夠完成建造的。
太空電梯的本質是建設一座永久性的“纜繩”式建筑,將地面與地球軌道上的某一點連接起來,并允許運輸工具沿著這條纜繩行駛。
聽起來這和人類社會常見的電梯確實大同小異,問題在于要連接哪兩個點和怎樣連接。
群星三號階梯是唯一一部基點在海上的太空電梯,它的基點是在太平洋赤道上的一座人工浮島,浮島可以借助自身的核動力在海上航行,因此可以報據需要沿著赤道改變太空電梯的位置。
同步軌道衛星如同一串項鏈,相對它正下方的地面靜止不動。
這種衛星都定點于赤道上空三萬六千公里處。
要保證太空電梯相對于地面不發生漂移,只能一端建在赤道上,另一端連接同步軌道衛星。
要實現太空電梯的夢想,要比神話和小說中困難得多。
建造太空電梯最大的挑戰在于找到制造電梯纜繩的材料。
纜繩應該是一根高強度的長索。普通的鋼絲如果從九公里的高空中垂下來,它就會被自己的重量拉斷。
好在群星帝國的科研人員發明了多壁碳納米管使人們看到了希望。
碳納米管非常細小,但強度可與金剛石媲美,而且柔韌性很好,可制成纖維。理論上說,寬一米、像紙一樣薄的納米管纜帶就可以支撐十三噸的重量。
說起來非常簡單,但距離計劃提出到最終實現,群星帝國動用了數百萬人,投入數十萬億信用幣,用了整整五年時間,才建造完成了那三座通向太空的奇跡階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