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商定誰主持今年恩科?”
夏季即將過去,進入秋季,今年有科舉。早晨,嘉靖皇帝一邊在院子里鍛煉身體,一邊詢問旁邊站著的陳洪。
陳洪回道“還在商議,徐閣老認為應該由吏部主持,李閣老建議禮部來主持?!?
還沒有定下來?
嘉靖皇帝想了想,說“就吏部吧,不用再爭搶,明年加試恩科,再由禮部主持。讓張居正擔任主考官,其他人選內閣定,此外翰林院也讓他來管。”
這是有意讓張居正培養自己的門生故吏啊。
早知道誰是科舉主考官,那一屆中了的考生就是他名義上的學生。
加上進士需要進入翰林院,就更有師生情份了。
在這個時代,天地君親師,老師的地位是很高的,尤其是在官場更是如此。
“主子,是想栽培張居正?”
陳洪心里猜測,心想“張居正以后可能取代徐階他們,看來需要和他多走動走動了。”
他帶著嘉靖皇帝的旨意離開,這消息必然會在朝中掀起一陣風波。
十幾天前才讓張居正管開海之事,現在由讓他成為主考官主持科舉,還兼管翰林院。
已經很明顯,看得出來嘉靖皇帝在中用張居正。
“太岳,盡心做事,圣上器重你,將來你也能成為首輔。”
徐階還給予張居正鼓勵,認為張居正還年輕,不到四十,要做首輔也要十幾年后,到時他年紀到了,為該辭官歸隱了。
加上張居正是他學生,也希望他做過首輔后,他的得意學生也能在做首輔,成為一段佳話。
然而他不知道,現在的嘉靖皇帝才不管張居正的年紀,有才能,可以幫他完成任務獲得壽命,十分,非常,可以不拘一格用人才。
或許,張居正能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首輔。
李春芳,陳以勤兩人“吃瓜”,在內閣就是“配角”,嘉靖皇帝用來制衡徐階的。
不過,高拱心里不高興,翰林院丟了,他的分量也就丟了。
嘉靖皇帝讓張居正掌管翰林院是為改革鋪路,然而在徐階,李春芳,陳以勤,陳洪等人看來,認為是嘉靖皇帝對高拱舉薦張文達查辦賑濟銀貪墨之事的結果不滿,而給予的處罰。
就連高供自己也如此認為。
如今,海瑞已經在河南暗訪中暴露了身份,因此已經公開欽差的身份,參與查辦賑濟銀貪墨之事。
“我看,這次太岳作為主考官,李閣老與他一起主持今年的恩科吧?!?
徐階看向李春芳。
內閣中,原本高拱也合適,但剛丟了翰林院,他們誤會了嘉靖皇帝的意思,不敢再安排,先冷落一段時間。
所以,剩下的人中,次輔李春芳最合適。
徐階作為內閣首輔,已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用再在意這些,況且皇帝已經點了張居正為主考官,他再去做副考官,會很沒面子的。
“此外,太岳,陳閣老,你們也要把開海之事做好。”
開海的事,雖然張居正主導,但內閣安排了陳以勤協助。
為了開海,戶部還專門成績了“海務司”衙門,專門處理關于開海的事務。
……
在宮廷內。
嘉靖皇帝正在查看“皇家紡紗作坊”的紡紗情況。
皇宮內西面一處閑置庭院被改造成了作坊,已經制作出二十架“珍妮紡紗機”,二十多個太監宮女在操作,其中八成是宮女,年輕的,中年的都有。
他們每天工作近五個時辰,每月領雙倍月銀。
熟練之后的工作效率是普通手工紡紗的十五倍左右。
也就是如今一個人操作珍妮紡紗機的產量,是以往的十幾倍。
“主子萬歲爺,都是棉紗,使用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