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內閣氣氛十分緊張。
不僅僅是因為有一臉不悅的嘉靖皇帝坐在這里。
還因為接到一份急報。
廣東送來八百里急報,稱廣東饒平賊張鏈率領十萬之眾造反,攻城拔寨,已經被攻陷數個城池,而且氣勢越發強盛,聲勢浩大。
“去年不是說只是一些流匪,已經被剿滅了嗎?為何突然冒出十萬賊眾?”
高拱一臉憤然“那些欺上瞞下之人,一定要嚴懲。”
在去年下半年時,廣東有通報過,說出現一小股流匪作亂,已經剿滅。當時嚴嵩剛倒臺,朝廷沒精力過多去關注此事。
沒想到啊,一年不到,就出現了十多萬人一同起義反大明朝。
張鏈!
嘉靖皇帝沒有印象,正用手機上網搜索。
還真有這人的消息。
有資料顯示
張璉,是明朝嘉靖年間饒平人,漢族,生年不祥,亡于1563年。號石琚,謚英烈。生于饒平且上饒島石下倉。出身貧寒,為人行俠好義,曾為饒邑庫史。
因不滿朝政腐敗,殺死族長,投奔大埔鄭八、蕭晚義軍。鄭八死后,被推為首領。
在去年,也就是三十九年五月武裝起事。在柏嵩關歃血為盟,自稱“飛龍人主”,國號“飛龍”,年號“造歷”。于烏石埔筑圍城為大本營,在張巷田建“朱城黃屋”為宮殿,其周圍依山筑小寨數百環列,并在饒平、平和和大埔等3縣毗鄰山丘一帶開荒,墾植薯糧,以充軍餉。
為了籠絡人心,他提出“等貴賤,均貧富”等主張,今年更是聚集義軍10余萬人,于五月初,旗幟鮮明的展開反明斗爭。分三路出擊閩、粵、贛和浙等4省。已攻占平和縣城等城池,照歷史發展,加下來的六月張鏈還會攻陷云霄城,趁勢打漳州鎮海衛。八月破南靖,十二月奪取龍巖……自稱為帝王。
不過,資料所記錄,后來沒多久張鏈就被已俞大猷為首的朝廷兵馬剿滅了。
“張鏈,沒想到還真是個人物啊。”
嘉靖皇帝心里想著“可惜,注定翻不起浪來。”
不過,嘉靖皇帝也意識到了大明朝廷腐敗程度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
“都別吵了。”
張居正打斷眾人的爭論,說道“當務之急是平亂,然后再徹查不遲。”
他心中已有人員,向嘉靖皇帝建言道“圣上,臣以為可命胡宗憲協助兩廣兵馬一起盡快平定叛亂。”
兩廣的兵馬指望不大,胡宗憲那邊兵馬正強盛,拉過去平亂最合適。
“臣以為,可命胡宗憲派俞大猷領兵直接前往。”
李春芳建言道。
陳以勤跟隨“臣附議。”
俞大猷如今是福建總兵,挨著廣東,又有不錯的戰功,被皇帝重用,推薦此人,他們兩人認為更合皇帝心意。
嘉靖皇帝沉默許久,說道“傳朕旨意,命俞大猷任兩廣總督,掌兩廣軍務,繼續兼任福建總兵,領兵前去平定張鏈等賊眾。
胡宗憲全力協助,務必盡快平定叛亂!”
既然要用俞大猷,索性直接讓他管理兩廣的兵馬軍務,以后也可以打擊那里的倭寇和海賊。
只是有些出乎張居正等人所料。
“圣上,俞大猷雖有戰功,但卻是武將出身,臣擔心他不能勝任兩廣總督之職,而且武將權力過大,容易擁兵自重。”
高拱有異議。
大明是以文制武,總督一般都是文人出身。
嘉靖皇帝注視著高拱,有些不高興,我都下旨了,你來拆臺?
“非常時期,不必循規蹈矩。”
想了想,說道“朕用人,看中其才能,出身如何不是最重要。俞大猷,朕相信,他能堪大任。不必再多言!”
如此,張居正他們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