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吃完午飯便離開的幾位師傅,留下幫忙收拾的兩個舅舅跟姨夫一家。這段時間,忙著自家裝修的同時,沐正峰也在思考新的賺錢路子。
立足鄉村的同時,他也希望有能力,帶領更多山里人發家致富。至少在他看來,山里窮不假。可山里人真正缺的,還是把資源轉化成財富的點子跟路子。
叫醒午睡要準備上學的孩子,終于有時間一家人聚聚的沐正峰,看著自家阿舅笑著道“阿舅,姨夫,先前沒請你們幫忙干活,你們不介意吧?”
“你這娃,咋說話的呢?你就這樣想我們啊!”
“那能呢!開個玩笑,阿舅莫生氣。事實上,不請你們過來幫忙,也是想替你們找點事情做。搞好了,一個冬天下來應該也能賺不少呢!”
“又想到啥點子了?”
面對二舅的詢問,沐正峰也沒隱瞞道“阿舅應該知道,我跟城里一個開餐館的老板關系不錯。他那餐館,很喜歡收些山里的山貨,城里人也愛吃這東西。
你跟三舅還有姨夫,打獵找山貨應該都是行家。這段時間,你們多跑跑山里,要是搞到野兔、野雞什么的,到時我都能給你們送城里賣了換錢。
別的山貨,比如你們曬干的蘑菇、筍干甚至老臘肉,送去城里也能賣出不錯的價錢。在我看來,你們平時把東西送去鎮上,那價格賣的太便宜了。
不光這些,就你們自家養的雞,送去城里的餐館,一只賣個五六十塊錢,應該沒問題。城里人管這叫土雞,也叫走地雞,比飼料養的雞更營養也更好吃。”
“啊!就我們寨子養的雞,能賣這么貴?”
“那肯定的!等過兩天,我會請城里的老板過來吃飯。到時,我跟他談談山貨跟野味的事。商量好價格,到時你們把貨給我,我來跟他談,結帳再把錢給你們。
先前我請阿狼師傅,幫忙建兩個竹舍。其中一個,我打算用來養兔子,另一個用來養雞。這么大的竹林,一年養幾千只雞,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那你一個人,忙的過來嗎?”
“忙不過來,那就少養點。真要能賺錢,到時請人不就行了?別的不說,就小姨跟姨夫,每年忙到頭,靠地里那點收入,估計也就勉強夠家里平時開支。
其實阿舅你們的情況,估計跟小姨也差不多。你們山里的地,比我們寨子都差。如果我花八百塊一個月,請小姨過來幫我養雞,包吃包住,小姨愿意吧?”
“那能開這么貴的工資,那一年下來光工資不就要一萬塊,那不成?”
看著自家小姨拼命搖頭,沐正峰卻笑著道“小姨,帳不是這么算的。如果我一個人,一年能養五百只雞。請小姨來幫忙,多養五百只沒問題吧?
五百只雞,按六十塊一只算,等于我一年多賺三萬。除去小姨的工資,其實我還多賺兩萬塊。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理?請人開工資,那肯定能賺錢,不賺錢誰請?”
聽著沐正峰簡單直白的換算,幾個大人也覺得有點懵。在他們看來,八百塊一個人的工資,對鄉下人而言確實不低了。可聽沐正峰這樣一說,請人反倒更賺錢。
就在這時,沐正峰又繼續道“養兔跟養雞,算是我的一個嘗試。小批量先養殖一些出來,看看能不能趟開路子。要是能,往后規模肯定會擴大。
咱山里養別的,或許不好養,可兔子跟雞有塊地就行。也別喂什么飼料,喂些雜糧跟青草啥的就行。真要能賺錢,往后你們也可以養。銷路,我來替你們找!”
“這事,真行?”
“為啥不行?有些事,不能前怕狼后怕虎,咱必須先干了再說。況且,這投資又不大,干嘛不試試呢?我可知道,山虎跟山豹都想住新房,你們不想嗎?”
說出為大家想的致富路,這些大人也覺得有搞頭。至少這段時間相處下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