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年前有過一次家庭大聚餐,但今天聚會的意義對五個女孩而言,卻多少顯得有些不同。前次她們有家人或長輩陪伴,這一次卻是孤身一人住進沐家。
沒有想象中的儀式,也沒有其它繁文禮節,卻令幾個孤身而來的女孩,在這里體會到家一般的溫馨。不時響起的嫂子聲,也令她們不再反駁跟解釋什么。
從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她們正式融入這個家,成為這個家庭一份子的開始。如果沒什么意外,未來她們每年都會在這里,住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甚至這個時間,會逐漸超過她們原本在家的時間!
俗話說的好,嫁出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那怕她們沒嫁,但現在這種情況,跟她們嫁進沐家又有什么區別。當然,她們時刻擁有退出的權利跟自由。
問題是,眼下的她們,有誰舍得離開呢?
陪著阿舅們閑聊了一會,沐正峰也適時起身道“夢茹,你們幾個進廚房,幫忙做飯吧!”
“好!”
對于這樣的邀請,王茹夢也只是稍稍愣了一下便很快答應下來。那怕她知道,做飯這種事她不擅長。但進廚房幫忙,也是身為沐正峰女人應該做的。
不會炒菜做飯,洗菜切菜幫忙打下手這種事,想來她們還是沒問題的!
反觀看到這一幕的白阿熊等人,也是笑笑沒說什么。在這些舅舅眼中,沐正峰雖然有些花心,但真正令人佩服的,或許還是他能管束住這些女人。
正如很多人所說,左擁右抱這種生活,很多人都向往。問題是,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讓身邊人和睦共處呢?如今這個年代,可不是古代那種思想??!
能讓身邊這些女人和平共處,并且一起維護這個家,保持這個家的和睦共存,這也代表沐正峰的能力。沒點能力的人,又怎么可能做到這一點呢?
炒菜的事,自然也是由沐正峰負責。那怕楊阿姿的廚藝也不錯,但在這個時候,沐正峰還是會主動承擔起家主的責任來。給這些登門的親戚,做一餐豐盛的午飯。
看著冰箱準備的各式菜肴,王茹夢也很感慨道“怎么還有這么多海鮮?”
“年前多備了些,平時想吃的話,直接便能做來吃。相比海鮮,其實家里臘味更多。你們要是喜歡吃,等出去工作時,就多帶一些平時吃。”
“這臘味,今年應該賣的不錯吧?”
“還行!手工制作的臘肉,酒店還有市場都比較喜歡。只不過,今年產量還是不多。等年后,我會在工業區開一個食品加工廠,到時應該會制造更多臘味投入市場。
尤其是風干兔跟臘肉這一塊,今年酒店跟超市預定的都不少。打開市場后,相信明年銷量也會盡一步提升。相應的,今年全縣養兔跟養豬的規模,也會盡一步擴大?!?
面對王茹夢的詢問,一邊處理海鮮的沐正峰,也一邊講述自己的計劃。而陸晴菲也適時道“那這樣的話,今天工業區還要開建很多新廠?”
“嗯!讓山民搞種養殖,雖然能增加他們的收入。可要想真正讓他們走上脫貧致富的路,則需要更多的就業崗位,還有擴大家畜養殖的收購數量。
北郊工業區,現階段很難有其它的企業過來投資建廠。而工業區,唯有形成集群效應,才會讓其真正變得繁華熱鬧起來,而后帶動百林全縣的經濟發展。
雖然我更熱衷給本族的山民脫貧致富的路子,可你們都應該知道,百林全縣處于貧困縣以下的百姓,也不單單只有山民。工廠多了,能的工作崗位就多。
想讓百林走上真正脫貧致富的路,唯有因地制宜發展工業。相比那些污染型的重工業,我自然希望多搞一些無污染,卻又能帶動一方經濟的工廠。
工業區的工廠多了,招募的工人就更多。相應的,在工廠上班的人多了,這些人也就有了一份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