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銳,那就是傳統的經驗教育對比系統化的培訓培養,缺乏了一些效率。
在早些年,普遍國民受教育程度都不高的年代,搞什么理論教學無疑是對牛彈琴。但時至今日,堪稱碩士遍地走,本科不如狗
理論教學,系統化培養除了可以幫助士官骨干們更好的指導戰士們如何訓練最有效果外,也能讓戰士們對訓練的理解更深。
讀書啟智!
戰士們會思考班長教的對不對,班長教的方法是否適合自己
自己想出來的答案,往往比被人灌輸的答案更加容易記憶。甚至在追求個性的當下,很多傳統的“班長叫你做什么,你特么就做什么”的教育、帶訓方式,反而會激起戰士的逆反之心,進一步降低了訓練效果。
“具體說說你提到的,骨干集中學習、分組集訓、以及綜合演練,是什么,又該如何實施?預估效果如何?”
所謂答辯,自然是有問有答。聽完江騰的報告論文,一名教授率先開口問道。
“骨干集中學習,對象為擔任實際領導職務的指揮士官,比如班長,或者即將擔任班長或副班長的預提士官!學習內容為軍事共同科目教案、教學法;本單位專業業務等理論學習。”
“讓班長們,了解教育,學會教學。分組集訓,則是在扁平化的班組教育之外,以責任業務為劃分,垂直化教育。比如在一個步兵班內,狙擊手的共同科目訓練、班組戰術訓練可由班長指揮負責,但狙擊專業教學,班長可能水平會有所欠缺,這樣可以組織狙擊手集訓隊,邀請專業的狙擊教員進行獨立培訓!”
“綜合演練,即戰士們完成屬于個人的業務技能訓練后,匯總集中,以實戰為背景,進行包括但不限于緊急拉動、快速反應、長距離奔襲等各種科目。一來檢驗戰士們的訓練成果,查漏補缺,二來對戰斗單元進行磨合,讓戰士們明白如果上了戰場,自己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配合自己的戰友!”
江騰的回答稍顯空泛,但提問的教授卻明白了江騰的意思。
說實話,當聽到鄭教授說江騰準備的畢業論文居然不是特戰方向時,他們還有些吃驚。但此刻一聽,卻品了出一些共同的味道。
就比如在快反射擊的教學法中,由江騰提出來的“理論學習、分組、項目訓練、課題演練”的教學流程。現在已經取得了一部分的成效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友大本營領取!
而聽江騰這意思,這娃似乎是想把特戰單位玩的這一套,推廣到普通連隊。
這倒是個新奇的嘗試
想到國外嚷嚷了好幾年的“步兵特戰化”,老教授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