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四點過,第三集戲已經拍了小一半了,看來今天拍完兩集沒什么問題。
林秋濤確實吸取了昨天的經驗教訓,很多基礎的錯誤都沒有再犯,對王大錘這個角色也多了些理解,演起來要順利很多。
王國華也松了一口氣,就怕林秋濤記打不記吃,還好沒有掉鏈子,這個效率還是能夠接受的。
先前彭志遠打電話過來,說是馬臺看到第一集的精剪片后很滿意,要求劇組保質保量提高效率,加快拍攝進度。
他本來還怕林秋濤沒點長進,沒想到這小伙子還是說到做到,沒拖后腿,要不然他真不知道該怎么向上面交代。
合著你老王拍了這么多年電視劇,現在告訴臺里一天拍5分鐘的戲,你磨洋工糊弄誰呢,還想不想在臺里混了?
片場休息的時候,王國華把唐易叫到了跟前,指著第五集的劇本問道“這個第五集這首歌怎么弄?”
第五集大舌頭悟空,主要寫的是王大錘變成了一只可愛的小妖怪,在采藥的路上遇到了唐僧師徒所發(fā)生的故事。唐易在片尾寫了一首歌,算是一個彩蛋加入了進去。
唐易知道他說的是片尾的《錯錯錯》這首歌,回答道“這首歌是一個外國組合唱的,歌曲已經從網上下載下來,也已經發(fā)給他們三個。讓他們先聽一下找找感覺。拍的時候按照我寫的歌詞先對好口型,后期把歌做好弄上去就行。”
這首《錯錯錯》可是洗剪吹的經典曲目,怎么都不能忘的。
在寫這首歌的同時,唐易也把同名片尾曲寫了出來,只是還沒有考慮好要不要拿出來。他也只是會唱,但不會作曲也不會編曲。雖然這首同名曲比較簡單,用吉他彈奏就行,但他也不會樂器啊。
而且記憶中原版的《萬萬沒想到》第一季也就十集,加上五集番外篇那也才十五集,沒達到臺里二十集的要求。
唐易這些天在寫劇本之余,也在腦子里面翻看第二季的內容,打算在第二季中選出五集來,現在已經基本確定好了。
王國華看看這個《錯錯錯》的歌詞再看看唐易,心里有點唏噓慨嘆。這年輕人的腦子也不知道是怎么長的,劇本也會寫,還會給歌曲重新填詞,寫得也這么的,嗯文藝。
看來讓他學導演沒有錯,導演這行就需要這么有才華的年輕人加入,追逐藝術的道路上才不會孤單,“昨天跟你講了讓你跟我學導演,正好現在有點時間,我就教教你。”
唐易聽到這話頭皮有點發(fā)麻,下意識朝周圍看了看,還好有這么多劇組工作人員在這里看著,王國華應該不會強來。
王國華也不等唐易說話,隨手把一邊放著的分鏡頭腳本遞了過去,正色道
“分鏡頭腳本是我們拍攝影片的必要前期工作,它就好像是一座大廈的藍圖,是將文字轉換成立體視聽形象的中間媒介,是攝影師進行拍攝、剪輯師進行精剪的重要參考依據。也可以讓演員和創(chuàng)作人員領會導演意圖,讓他們可以更好更有效率的理解劇本,進而開展自己的工作?!?
“一般來說,分鏡頭腳本是按照鏡號、景別、鏡頭運動、畫面內容、臺詞、音樂音響、特效、時間長度的順序,逐一畫成一個表格分項填寫,你先看看我的?!?
雖然唐易懷疑王國華有點不懷好意,但那都是自己瞎嘰霸想的。這時候王國華認真的給他講課,他也把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先拋之腦后,認認真真聽講起來。
就像王國華說的那樣,不會可以慢慢學嘛,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會導戲的,都有一個學習的過程。
條條大路通羅馬,不管科班和野路子,只要學會就是好路子,哪怕以后用不上,那就當漲個見識也好。
況且唐易還年輕,學個技能傍身,說不定以后就用到了呢,現下誰也說不準。
唐易也沒有說話,雙手接過王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