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戡梧界向外,是一片茫茫的虛空。
靠近戡梧界的地方,世界的顏色是慢慢地淡去的。就仿佛一幅山水畫,從邊緣,被人慢慢抹去,顏色轉(zhuǎn)淡,最后變成一片空白。從戡梧界到虛空,差不多就是這么一個過程。
包括靈力的所有東西,都在這里化為虛無。筑基以下的修士沒有辦法在這里停留哪怕片刻,他們就像是山水、靈力一樣,在這里會被慢慢抹去。
筑基修士也不能幸免,但他們終究無愧于比煉氣期更高一個境界,能夠在這里短暫地停留,但也難以長久。筑基修士就好像特別難以洗去的墨水,一時半會抹不掉。當然,如果他們非要作死,深入虛空海,那化為虛無也只不過是片刻的事。
到了金丹期,在這個層次,修士才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仙靈,和普通人不再是一個生命層次了,所謂金丹一成別仙凡。金丹修士和元嬰修士,都是有資格觸碰“道”的存在,他們能夠順應(yīng)一方世界的天道,與世界相契合。
因此,戡梧界的金丹和元嬰修士,都可以在靠近戡梧界的虛空海自由行走,毫無掛礙。
不過,他們只能在靠近戡梧界的部分行走,而不能太過遠離——這個距離大約在五萬里左右,因為他們畢竟不掌握道,只是順應(yīng)本世界的道而已。越是遠離戡梧界,能夠運用的道就越微渺,虛空的侵蝕就越強,即使是金丹和元嬰修士,也無法長時間生存。
一般來說,戡梧界和虛空涇渭分明,唯有當修士到了元嬰圓滿,準備度第一重天劫的時候,九天風雷劫自虛空而來,無視戡梧界的蔽障,直奔渡劫的修士。若是修士度過了九天風雷劫,成為了元嬰一劫的大能,那從此之后,虛空、諸天便任其遨游,不必局限于這個小得可憐的世界。
虛空中會形成虛靈,自無中生有,靈智程度不一,虛靈會企圖進入戡梧界——其實它們的進入是自取滅亡,一旦過于靠近戡梧界,它們會重新歸于虛無。
但如飛蛾撲火,虛靈也會執(zhí)著地進入諸天世界。它們雖然不能進來,但如果在戡梧界的邊緣化為虛無,會加劇戡梧界的虛渺化,致使戡梧界最終分崩離析。
因此在六大宗門的組織下,戡梧界的修士會定期進入虛空海,斬殺虛靈。
自戡梧界向外,三萬里以內(nèi),幾乎看不見什么虛靈。這要歸功于樂正初,他為了成為極塵宗的真?zhèn)鳎谶@里足足盤桓了六十年,給清理虛靈的后繼者打下了無比良好的基礎(chǔ)。
但三萬里以外,再優(yōu)秀的金丹修士也絕不可能踏足——樂正初能夠走到這里,已經(jīng)是數(shù)度突破了人們的想象極限。
三萬里到五萬里,是元嬰真君的地方。這里的虛靈比里面多了不少,但放在浩淼的虛空里,仍然少得可憐。
直到再往前,五萬里之外,那就是真正的大神通者的舞臺了。
當然,以虛空的無盡,通常來說,除非是飛升離開的大能,有人踏足這里可能性近乎為零。
戡梧界的修士不知道的是,離開戡梧界,他們就會看到無數(shù)世界,點綴著虛空。而他們所處的這片虛空,不巧乃是元嬰不敢來,陽神不愿來的亂流之地。
因此,這片只出不進的虛空,已經(jīng)有很久很久沒有外人來過了。
但這一天,注定有些不同。
渺茫的虛空里,無數(shù)界域仿佛暗夜里的點星,為虛空裝點。沒有虛無的襯托,存在便毫無意義。
這千萬年前不曾有外人踏足的地方,忽然被打破了寧靜。
兩道虹光從極遠處便開始點亮近處整片虛空,稍瞬即逝,仿佛流星劃過夜空,剎那間,便來到眼前。
虹光將要沖進這萬千點星中的一個時,卻在距它十萬里的地方驀然停住了,化為兩道身形,佇立在虛空中。
“兩位遠道而來,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