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信仰者、不可知論者和無神論者,是整個世界范圍內唯一大腦不被神學觀念束縛的人群。
其次需要排除掉那些已經誕生過魔神的宗教。
猶太教信徒倒是出了名的虔誠,可惜全世界數量也只有一千四百多萬。就算的信仰之力一個頂倆也不夠啊。
接下來就是日本的神道教,人數剛過一千萬大關,而且一個經歷過明治維新的日本,神道教也就是在日本動畫里還有些存在感。
剩下的能排的上號的也就一些小宗教,錫克教、巴哈教、耆那教、天道教、高臺教、塔法里教、威卡教,神普教,都是些普通人根本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的宗教,信徒數量都在幾十萬到幾百萬之間。
這么想一圈,除了印度教之外林柯還真沒有什么別的選擇,總不能把目標定位飛天意面教吧?如果那樣的話,林柯覺得可能海綿寶寶教更靠譜一些。
印度教對于林柯來說其實是最適合的目標,首先它有足夠的信仰人口,全世界有超過10億人信仰印度教,其中的90又位于印度這一個國家。
其次是有穩定的信仰主體,印度教號稱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流傳上千年而依舊信仰廣泛這一點肯定也符合。
那么接下來林柯需要做的就是找一個印度教中適合作為模因的傳播媒介,憑借它可以短時間內將模因逆模因病毒散播到全印度甚至擴散到更大范圍,并需要在某個特定時間點集中爆發收割印度教信仰完成造神計劃。
選定印度教之后,林柯面對到了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印度沒有統一的語言文字?。。?!印度范圍內最廣泛的印地語使用者也只有不到兩億。
其他還有孟加拉語、烏爾都語、泰米爾語等等上百種語言,上千種方言。全國上下超百萬人使用的語言有33種,各個邦加起來有十幾種官方語言。
再加上印度那可怕的脫盲標準,會用一種官方語言寫自己名字就算,以及這種標準下依舊龐大的文盲群體。林柯想在找出個語言上的模因借此來傳播的想法是打了水漂。
既然語言不行,那就把方向轉到聲音和圖像上,結合之后的造神計劃他找到了兩個。
第一個是經常在佛經和印度教經典書籍里出現的種子字,唵(?)。這個音節在印度教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認為它是世間誕生的第一個聲音,具有神圣。
印度教徒會在器物或者門口裝飾著這個梵文作為保護平安的象征。
(文明玩家對這個標志絕對不陌生,游戲里是印度教標志)
另外,佛教受到印度教的影響,同樣認為這是個圣潔音節。經典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就是以唵作為開音。
以這個梵文發音和圖像為模因也許還能收割一波周邊國家佛教信徒的信仰之力。
這個發音的梵文圖案在印度教中受到廣泛認同,在世界范圍內也被公認作為印度教的標志。更重要的是它還和佛教有著深厚的聯系,這為之后林柯的造神計劃的實施能不小的便利。
林柯確定的第二個模因是印度教三相神之一,創造與毀滅之神,濕婆的標志。三道平行橫線中間被一道橄欖型印記豎著貫穿,中間的印記代表著濕婆的第三只眼。
這個標志在印度教徒中同樣有著非凡的意義,只要是信仰印度教就能明白這個標志所代表的主神。
印度教的三相神分別為創造神梵天、保護神毗濕奴以及濕婆。其中梵天神由于在印度教義中,已經完成了創世的任務因此不被印度教教徒所崇敬。
因此印度教中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供奉毗濕奴和濕婆。濕婆神在印度教中的影響最大,印度大部分神龕供奉的都是他。
另外選定濕婆的標志作為模因還有別的原因。林柯從印度教神話中選定的神靈意象和濕婆有一定的關系這樣才能融合到濕婆的信仰之力,但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