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就算了,融合它們就消失了。
紅鼠斑算是自己發現最好吃的魚了。那條巨型海鰻不算,巨型海鰻他還沒有遇到第二條。
就算遇到了只能馴服成為寵物,或者他出現在私人海域里面,不然想拿它來做融合材料是不可能的。
算了,就它們兩個了。劉浩一個念頭,拿來一條紅鼠斑,一條大黃魚,然后融合…
融合失敗!
艸!
今天運氣有點背,很久沒遇到失敗這種事情了。
劉浩吐槽了一句,無奈之下只能拿來兩種融合材料繼續融合。
融合失敗!
融合失敗!
融合失敗!
……
劉浩一邊開罵一邊繼續融合,直到半個小時后,融合成功的提示才緩緩到來。
融合成功。
劉浩舒了一口氣,終于成功了。10的成功概率,今天硬是讓融合了三百多次才成功,兩種魚也用了幾百條。
成功是成功了,但是不知道這石斑3號的味道怎么樣。他在融合的時候,因為是中級融合,可以選擇紅鼠斑和大黃魚兩種材料之中的選擇一種特性保存下來。
紅鼠斑系統給出的特性是快速生長,大黃魚的特性踏馬的竟然是咯咯的叫聲。這叫什么特性?大黃魚就是因為這種特性把自己給搞死掉的。
大黃魚在進行“魚生”的兩件大事——交·配和繁殖時都會發出巨大的聲響,有經驗的漁民們通過它的叫聲便能確定魚群的具體位置還有魚群的密度。
大黃魚的這種叫聲,就像一個臥底一樣,把大黃魚的位置泄露給了漁民,導致了它們被大量地捕撈。
另外針對大黃魚,人們又發明了一種更叫有效率的捕撈方法——敲罟作業。這種捕撈方式相傳是明朝嘉靖年間,南粵汕潮地區發明的,專門用來捕撈大黃魚的,這方式又稱為敲黃魚、敲竹杠。
漁民憑借大黃魚的聲音發現魚群的位置后,由兩條母船和幾十條小船,圍成一圈,把大黃魚魚群圍在中間,然后不斷敲擊綁在船上的竹板,漸漸地縮小包圍圈到一定距離之后,再加大敲擊力度,就能震暈大黃魚后,隨即就能非常容易地把它們撈起來。
這種捕撈方法其實就是利用聲學原理,敲擊引起大小黃魚等石首魚類的耳石共振,震暈后再進行捕撈。
敲罟作業成本低,效率高,只要是石首魚科魚類,無論大魚和小魚都會一律昏死,簡直就是滅絕式的捕撈,這可比絕戶網狠毒得多了。
就是因為大黃魚有這樣的特性,現在的大黃魚才如此的珍貴,才會導致它的價格暴漲。要不是現在大黃魚能夠大規模地養殖,說不定大黃魚早就滅絕了。
劉浩本來是想把大黃魚的美味和紅鼠斑的結合在一起,弄出一個超級美味的物種來,現在希望看來是要泡湯了。
劉浩一開始是想靠著中級融合那個能夠進一步提高某個特性的功能,來把美味在提高一個階梯的。沒想到的是這兩種魚系統都沒有給出美味的特性,讓他感到十分郁悶。
現在剛融合出來,還不知道味道怎么樣,系統給出的介紹,就是石斑3號可以吃,無毒,特性快速生長也得到了提高。它從魚卵孵化出來到長成20厘米左右的成魚只需要10個月的時間。
這種生長速度已經非常的恐怖了,不過它產卵并不多,要是繁殖的速度也這么快的話,這種魚就非常恐怖了。
既然還不知道它的味道如何,劉浩對石斑3號失去了興趣,直接花了一百萬讓系統把它放到生命之泉里面去繁衍種群,就不再理會它了。
閑著無聊,劉浩拿出大黃魚和木柴魚來進行融合。融合的時候,木柴魚的特性系統給出的也不是他所希望的美味,而是耐寒。無奈嘆息之余他還是進行了融合。
又是幾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