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莫楓帶來的小型碎石機去完成,至于枕木這些,也可以建立多個站點進行臨時建造,如此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時間。
如此一來,從石城只需要運輸鐵軌以及一些零部件即可。一旦這十五里的鐵路鋪設完成,那便可借助鐵路直達牛渚碼頭,到時候再利用樓船等進行二次運輸,從烏江碼頭下貨。
甚至莫楓想讓船只環繞近海從松江入海口逆行而上,如此幾乎可以直接抵達吳縣,不過這么做危險很大,近海行駛固然安全,可一旦觸礁很難生還,如此得不償失。
又是數日后。
此時牛渚碼頭上。
看著那滾滾江水,感受著那刺骨的寒意,莫楓終是松了口氣。
數千人日以繼日的忙碌,磨斷了數百根草繩,因為操作等各方面負傷者更有數百,不過此時這條十幾里路的短程鐵路終于修建完成。
這條鐵路修建的結束,徹底將石城這塊礦石產地給盤活了。之后各種礦石,鋼材,乃至水泥,石子都可以利用這條鐵路直接運往牛渚江邊,在通過貨輪進行二次運輸抵達烏江碼頭。
回頭張望眼那悠長的雙向鐵路,莫楓不禁有些自豪,這鐵路的象征意義遠比他實際意義要強。鐵路線的長短,公路線的長短這些都代表了一個地方的強大與否,有鐵路線的情況,可以很好的保證后勤供給。
也就是說,日后打仗吳郡絕不會擔心輜重糧草供應不及時。
望著那些壯漢利用莫楓發明的滑輪組將一根根鋼軌送入那艘樓船上時,莫楓欣慰的點了點頭。不過樓船雖然載重還行,可并不耐磨損,他得盡快打造出屬于吳郡特有的船只。
航海入江,貨物以萬石來算,總而言之,現如今吳郡所有東西都需要推翻從來。
聽著江面嘩嘩的水聲,莫楓心情竟然有些疲憊。建設很累,尤其從頭開始的建設。張目望去,雖然還是冬季,可船上岸上的漢子們卻各個帶著干勁。
春播秋收,而冬季這是百姓最閑的時候,也是最難渡過的時候,也正是因為如此,莫楓特地召集眾人在冬季進行基建,因為只有冬天百姓們才有時間,否則開春后,會有無數的百姓回歸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