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選入書院的,娘娘也該相信太后眼光,她本不是什么輕浮女子。日后,太后知曉,必然會贊賞娘娘教導有方,慈悲為懷。”
皇后聽了,心中怒火已平,見顏靜姝要以死明志,確實也不是自己的本意。也虧阿魚提醒,都被郡主氣糊涂了。對阿魚溫和的說道:“你先起來吧,”對顏靜姝說道:“算啦,你不用害怕,書院該去還去,日后言行舉止要處處得當留心才是,以免惹人非議,辜負了太后給予你的厚望。”
顏靜姝謝恩不止。至此方才體會了什么叫伴君如伴虎,什么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這一盞茶的功夫,自己就在鬼門關走了個來回。
發落了一干人,皇后心中疲累,看了看郡主,也沒有再多加責備,只說罰跪一個時辰,抄寫女則一遍,連給尤媚嬌賠禮之事也沒有提及。
眾人散去,平親王去了鳳儀宮,尤媚嬌生昊陽的氣不肯同往。九公子隨阿魚出去,二人多日不見,說了些許閑話。
尤媚嬌和顏靜姝一路出了宮門,尤媚嬌看了看淚痕未干的顏靜姝只覺的惡氣未出,心中暗暗埋怨阿魚多嘴,要不然這小蹄子就算不死,也是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尤媚嬌走到顏靜姝前頭,邊走邊罵:“賤骨頭!今日讓你僥幸逃脫,他日再不安分,讓你死無葬身之地!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地位,還以為自己是什么千金小姐呢!像你們這些前朝余孽,繞的一條狗命,還敢裝狐媚子勾搭人,真是不識好歹。你以為太后是真心抬舉你,那也不過是為真正的金枝玉葉挑個入眼的陪嫁丫鬟,始終上不了臺面。像你這種下賤之人,就該世代為奴為娼,永無出頭之日、、、、、、”
那尤媚嬌一路罵著走了,顏靜姝默默的站在街頭,流著眼淚,沒有分辨一句,直至尤媚嬌沒了影子,聽不到她的聲音才開始獨自往回走。
尤媚嬌這番話,顏靜姝是聽進去了,不僅記進了心里,還刻到了骨子上。
這深冬街頭的寒風真冷啊!大紅的燈籠搖擺不定,把顏靜姝的影子拉得好長好長。
顏靜姝自幼父母離世,是跟著祖父祖母長大的。祖母年邁體弱,在她十來歲時也去了。只剩下她和祖父相依為命。顏家本是前朝的名門望族,但新皇登基,改朝換代,曾祖父忠烈隨前朝先帝自盡去了,博了個忠君賢臣的名聲,可憐留下十幾歲的祖父和曾祖母這對孤兒寡母。還好,新皇感念顏家忠烈,也沒有為難他們母子,依然按前朝舊例留了曾祖母的誥命夫人的名銜,又另賜了宅院,重新安置下來。
祖父年少風流,文采斐然,新皇首開恩科,祖父一舉奪魁,中了狀元,轟動京師上下。圣上下旨特召入翰林院,重新入了官職。
祖父當年本來仕途坦蕩,但年少時情路波折,一時心灰意冷,大病一場后,便辭去官職,游歷江湖去了。及至而立之年,曾祖母病重,方才返京回了顏宅。至此,遵從母親遺愿,娶妻生子。
誕下一個男孩,也就是顏靜姝的父親。父親性格溫和,隨了祖母。十七八歲就娶了親,停了兩三年便有了顏靜姝。可生顏靜姝時,母親血崩而亡,父親思念亡妻心切,一時病倒,竟也不治而亡。
顏靜姝的祖父祖母白發人送黑發人,好不凄涼。眼看顏家無后,祖父顏舍便把顏靜姝充作男孩教養,研書習字,以解膝下荒涼。
顏靜姝卻也爭氣,模樣自不必說,資質那也是萬里挑一的好,別說女子不及,大多男子也不如她甚多。顏舍當年那也是轟動一時的才子,這顏靜姝被祖父這么一調教,頓時也名聞京師上下,成了京師數一數二的才女。
顏家在京師雖然名聲大,但早已沒了根基,一個前朝的望族遺孤,安撫他們也不過是給天下人看看新朝的仁慈和寬容,安撫其他舊臣而已。更何況顏家已無男丁,氣數已盡,而妙的是在前朝舊臣里顏家又是眾臣之首,加上顏舍的父親行為忠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