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后,霍光獨自驅車來到丞相府。走過丞相府幽深的回廊,步入大廳,就看見楊敝端坐在丞相主位整理著自己的簡牘。休沐,是官員的特權。 每五天,朝廷給官員一天假期,讓他們去放松放松。而在同時,也是給時間,讓官員得以整理和記錄自己過去五天到底干了些什么事情的機會。
這也是自秦以來,統治階級發展出來的統治藝術。從基層的百石小吏開始,人人都被要求,定期上報給上司一份工作簡牘。 簡牘以天干地支為表,記載官員的重要施政過程以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上級通過這個簡牘,得知下面的官員到底在干什么。
而且,這些簡牘是一式兩份的。一份報告給上司,一份自己保留。百年之后,當這個官員去世之時,他的子孫會恭敬的將他生前記載他為官心路歷程的簡牘埋入墳墓,放置在其棺槨附近。若干千百年后,后人掘開這些先人的墳墓,發現這些簡牘,通過這些簡牘,后人因此刷新了自己對秦漢兩代的認知和看法。
一份份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出土的簡牘,將秦漢官員日常生活與出巡和治理地方的過程,栩栩如生的呈現在后人眼前。 由此破除了許多被歷史所掩埋甚至所篡改的真相。 而漢室相較于秦代的簡牘報告,發展出了更先進和更復雜的匯報辦法。應該已經不再是簡牘了。 它應該叫做簡報了!。它已經變成了原始的施政報告雛形。
它的模樣有些像后世的掛歷。呈長方形,寬三尺,長七尺,以象征律法的尊嚴以及官員的君子風范。 整個簡報,由麻線裝訂而成。 總共分為十二個月,一月一頁。
楊敝沒有管獨自來臨的霍光,即使早已看見。楊敝用這種方式宣泄的自己的不滿,而懷著蕭瑟的心情繼續自己的要上交工作報告。其實楊敝自己心里也清楚,在昨夜自己搖擺不定。不管是哪一方都容不下自己的,身為丞相,丞相職責是什么?
在世人的印象中是——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百姓,使卿大夫各司其職。蓋丞相以德輔翼國家,典領百繚,協和萬國,為職任重莫焉也! 簡而言之,言而總之。做為一個丞相,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要在關鍵時刻,能承擔起責任,扛起國家的重任。
楊敝在心里自嘲道自己可能是大漢王朝,最無能的丞相。既沒有順勢成為廢帝一派的首腦,甚至自己比霍光更加有資格。退而求其次,也可以力保劉賀逮捕杜延年,丙吉。發長安郡兵也可以于霍光等人對峙,即使后面劉賀被廢黜。但是在劉病已被擁立天子時,自己也可立于不敗之地。可是自己偏偏選擇了成為一個旁觀者,這個最失敗的選擇。
霍光并沒有出聲打擾楊敝的動作,他只是靜靜的看著自己的兒女親家。楊敝的每一次升遷,在背后都有自己的努力。是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保舉了自己的兒女親家。所以,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自己更加了解楊敝。見小利亡命,做大事惜身。這在平民百姓中不是很明顯的缺點,但是身為政治人物卻很致命。在危機時候沒有應有的果斷,如同一個婦人一般瞻前顧后,猶猶豫豫,這也是自己沒有同楊敝密謀的主要原因。
如果楊敝在那場簡短的密會中,稍有猶豫。可能當場性命難保,張安世,杜延年,丙吉等人可不是心慈手軟的人。拔劍而起,坐兒殺人。這個結果一定是可以預料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霍光念著荀子的這句名言“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這已是脫離了大家口頭所說的所謂天命與天意的范疇,就差沒直接說天命算個,兵強馬壯者得天命!
任何一個有識之士,有覺悟的官僚,都明白且清楚。
天命、天意,仁義道德什么的,那是說給老百姓和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