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長沙郡。
年方十六歲的周瑜,此刻被他的好友孫策請到了臨湘城內的太守府。
此刻董卓封賞劉凱等人的消息也傳到了荊州。
正好趕上了周瑜來長沙的時間。
本來就不太明朗的局勢,一下子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孫策在周瑜拜見孫堅后,開始向孫堅引薦他這個兄弟。
“父親,此人就是孩兒所說的周公瑾周瑜是也,我認識他開始,他就表現出了與常人不一樣的智慧。”
周瑜擺擺手笑道。
“孫伯父,莫要聽伯符戲言,我與常人并沒有什么不同,伯符他實在是夸大了在下。”
孫堅放下手中的茶杯,哈哈一笑。
“哈哈,賢侄你莫要謙虛,策兒的為人我是最清楚不過的,你能和策兒交上朋友,就代表了你的與眾不同。”
孫堅在夸周瑜的時候,也不忘把自己的兒子捎帶上。
周瑜本想再自謙一下,孫策揮手阻止了他。
“公瑾,我就是不喜歡你這幅文人模樣,有本事就是有本事,老是謙虛干啥。”
“哈哈,策兒說得對,賢侄,我讓策兒找你來長沙,就是為了讓你能夠為我出謀劃策。
你放心,你是策兒的好友,我一定不會虧待與你。”
周瑜雖然年歲不大,但是心智比同齡人要成熟上不少。
他略微考慮了一下說。
“伯父,我可以為您辦事,只不過有時我可能有些僭越的地方,還希望伯父能夠原諒我。”
孫堅收起笑容說道。
“這是自然,我孫堅既然志在天下,怎么可能連這點容人之量都沒有。”
周瑜點點頭。
“既然如此,那么我周瑜見過主公。”
說著就跪下了。
孫策看見周瑜愿意為自己的父親辦事,連忙上前扶起了周瑜。
“公瑾,往后你我就是一家人,我父也會像看待兒子一樣對你,以后就不必施此大禮了。”
孫堅也起身走了過去。
“對,賢侄,策兒所說就是我心中所想,往后不要這樣了。”
周瑜感動的點了點頭。
孫堅走回自己的主位坐下,說道。
“賢侄,你可說說,我今日該如何發展自己的勢力,是聽從東平王殿下的向東發展,還是謀求荊州。”
周瑜早在孫策口中知道了孫堅的憂慮,心中也已經有了答案,于是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
“向東。”
孫堅看周瑜說的如此堅定,便繼續問了下去。
“為何?”
周瑜解釋道。
“主公,荊州劉表在此處已經經營了快七年,這七年里,他恩威并施,招誘有方,荊州境內萬里肅清、群民悅服,手下兵士起碼有十五萬之巨,剛剛又收服了南陽郡,實力大增。
我們僅僅靠長沙這一隅之地,實在難以和他抗衡,而且現在全荊州也就只有長沙一郡之地,不在他劉表的掌控之中,他馬上就會把心思轉移到長沙郡上來。
而揚州除了袁術占據兩郡之地,其他各郡之間互相征討。那揚州刺史陳溫與曹操交好,曹操一定會聯合他抗衡袁術。
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先占據豫章郡再占據會稽郡,然后等待袁術和陳溫斗個你死我活之際,再坐收漁翁之利便是了。
至于東平王劉凱,我們和他之間還隔著個陶謙呢,陶謙也不是易于之輩,主公您大可趁機發展自己的勢力。”
聽完周瑜的分析,孫堅孫策二人眼前一亮。
本來是孫堅正處于迷惘之中,這一下次,前方的道路就清晰了。
“賢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