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軍總計有十七萬投了劉凱,但是劉凱只留下了五萬人,其余人全部都悉數解散了,讓他還鄉種田去了,不過公孫瓚不知道啊。
公孫瓚還覺得經過揚州一役后,劉凱的兵力擴充到了八十萬。
袁紹現在在冀州全力募兵,也不過是把兵力恢復到了漢軍偷襲冀州之前的水平罷了。
五十萬的大軍里面有二十萬都是新招募來的,八十萬精兵對陣五十萬,任誰想都沒有勝的可能性,特別還有第一軍團這種各個以一當三的重甲騎兵在。
現在諸葛亮又忽悠公孫瓚說孫堅也把兵權交出來了,那么劉凱留個二十萬大軍防備著他公孫瓚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戰后交出兵權也不是不行,只是薊候現在應該就得給殿下一點保障吧。
空口無憑的事情,任憑亮有驚天的口才,怕也是說不動殿下的。”
諸葛亮三句話離不開劉凱,他自知靠自己給公孫瓚這種梟雄壓力實在是太難了,必須借勢才能穩穩地壓住公孫瓚一頭。
“不知孔明要我給出什么樣的保障,還請明說。”
諸葛亮走進房間,拿出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的地圖,在院子中間的石桌上鋪開,指著渤海郡對公孫瓚講道。
“薊候,伐袁之戰戰線肯定會拖的長,殿下雖然還沒作出對冀州的攻略方案出來,但是依亮看,漢軍必定會從青州東郡平原郡兩線對冀州發起攻擊。
但是在渤海郡務必會留下一道缺口,渤海郡為薊候所有,殿下雖說信任薊候,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殿下依舊會派出一部分兵力鎖住這個隘口。
在開戰之前,薊候若是能夠將渤海郡交給殿下,讓漢軍再開辟一條戰線,殿下的勝算就會大一分,而薊候您也表達了自己的忠心。”
讓公孫瓚交出渤海郡,無疑是想要在公孫瓚身上割下來一塊肉,要知道他之前為了渤海郡還有河間國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袁紹根本不會在渤海郡一方布置大量兵力吧,齊王若是在這里再開辟出一條戰線出來,豈不是費時費力,根本就收獲不了多大的好處。”
“薊候,您以為就只會是我們三方勢力在冀州這么大的地方爭斗么?
亮之所以說殿下要開辟第三條戰線,純粹是為了您著想罷了,萬一您的幽州軍被擊潰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