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個巡兵看見城外有一隊士兵朝這邊而來,人數大約數百人的樣子穿著夫余衣甲,打的旗幟上赫然繡著一個虎頭。
巡兵一愣,隨即揚聲喊道“是陛下的親兵隊!”
一名軍官當即上來,朝城墻外張望了一眼,隨即下令道“打開城門!”
“是!”有士兵應諾一聲。
片刻后,那數百打著虎頭旗號的夫余軍士來到城門下,魚貫入城。負責防守城門的軍官連忙上前拜見,然而出乎他預料的是,這隊陛下親兵隊,竟然突然發起突襲,城門下包括他在內的數十名軍士被殺。緊接著,這隊陛下親兵隊分成兩部分,一部迅速登上城門樓,另一部分則留在城門處。
登上城門樓的軍士見人就殺,城門樓上毫無防備的近百名夫余軍士只片刻時間便被屠戮殆盡。
隨即數以萬計的兵馬出現在城外,正全朝柯巖城而來。
數千輕騎兵隊先入城,直奔柯巖城治所。隨即數以萬計的大隊步卒從南門處蜂擁而入。
不久之后,城內響起刀兵聲。半個時辰后,整個柯巖城沉寂了下來,只有一隊隊身著當錄色衣甲的士兵行進的聲音。柯巖城落入了高句麗的手中。
崔永樂奪下柯巖城后,留下三千步卒防守柯巖城,自己則率領近三萬大隊浩浩蕩蕩朝柯巖城以北二十余里的夫余王城殺去。此刻,夫余王城的守軍僅有八千人,而且多數是老弱病殘,不過,國師牙都司的府上還豢養了三千私軍,這些私軍的成員有夫余人、鮮卑人、匈奴人,甚至還有漢人,個個都是好勇斗狠之輩,戰力非常強悍。
崔永樂并沒有像之前那樣隱匿行蹤前進,因為他知道在這一段路上根本就不可能隱藏的了己方的行蹤。
當崔永樂的軍隊距離夫余王城還有十余里的時候,留守王城的牙都司便得知了高句麗大軍壓境的消息。
牙都司難免大吃一驚,不過隨即便鎮靜下來,連忙命留守的大將夫健派出斥候嚴密監視高句麗大軍的動向,同時命人集合王都內所有的軍力。
不久之后,夫健前來稟報,“國師,所有軍隊已經集合完畢!”
頓了頓,有些擔憂地說道“只有八千余人,而且其中過半數是戰力贏弱未經任何戰陣的新軍!”
牙都司點了點頭,說道“我已經派牙可魯去集合國師府將士了!”
正說話時,一個神情冷漠強健如虎的大將從外面進來了。朝牙都司抱拳道“國師,三千國師府將士已經集合完畢,現正在門外聽候調遣!”聲音沙啞,就如同荒原上禿鷹的鳴叫聲一般,讓人毛骨驚然。
這個牙可魯是牙都司私軍的統兵大將,對牙都司忠心耿耿,是整個夫余數一數二的勇猛之士。
牙都司對牙可魯道“牙可魯,你的國師府軍隊暫時并入夫健將軍麾下聽候夫健將軍的調遣!”
牙都司應諾一聲,隨即朝夫健抱拳道“牙可魯率麾下三千將士聽候將軍調遣!”神情很冷淡,似乎并沒有把眼前這個夫健將軍放在眼里。
夫健對他也不敢怠慢,連忙抱拳回禮。
牙都司走到地圖架前,夫健、牙可魯連忙來到牙都司身后。地圖架上掛著的地圖是夫余王城及其周邊的地形圖。夫余王城規模并不大,與柯巖城相仿,不過整個樣貌卻又天壤之別,王城的城墻不是像柯巖城那樣的泥制城墻,而是由石塊壘成的,石塊間被填塞上了一種特殊的粘土,使得整個墻體更加堅固。
城墻高達兩丈這在中原或者不算什么,但是在北方蠻荒之地卻是非常少見的一座堅城了。
牙都司一指十余里處,“高句麗的大軍現在應該到這里了!明日高句麗大軍便能兵臨城下!高句麗人的主攻方向定然是地勢較平坦的南面和東面,不過也不能對其它兩個方向掉以輕心!夫健,在南面和東面城墻上各布置兩千較精銳的軍士另外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