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前世的一些影響,對這些命途不濟的人很同情,因而對他們不錯,而這換來了他們的跟隨,也算是一種人格魅力吧。
再就是跟著楚歌的也有四十多人,這也是楚歌的嫡系,楚寨小寨主都有這么多人追隨,大寨主還能差了?就連小寨主他親媽都曾是楚歌的仰慕者,不過生他的時候難產過世了而已。
閑言不贅,這一行人數(shù)倒也不少,所以一路倒也不煩悶,悠悠逛逛的又走了五天時間才到了商南郡,姜還縣。
這姜還縣臨山而建,取山為名,背靠姜還山,前有楚渠水流淌而過,既有中原肥沃的土地可以依憑,也有過往商船使其繁華。而楚、賀、姜、齊都是此縣大姓,占了九層左右的人口。
楚歌的老家就在這里,而且是頗為富庶的一支,擁有千畝良田和一個臨山的大莊園,就離著縣城往西不到二里左右的地方。
乾國內部其實已經太平了數(shù)十年了,尤其是商州這等京畿所在的腹地,更是從建國起就沒有大的動蕩發(fā)生,只是偶有天災磨礪而已。所以像他們這一行數(shù)十人盡皆提刀帶劍的家伙不多見,一身百戰(zhàn)煞氣的更少。
所以在途經縣城門口的時候,城外碼頭上的守軍很是戒備的盯著他們,直到盯的楚斐發(fā)毛了,讓岡坎給他看了自己等人發(fā)放的歸家憑證才算。
這也就是乾國不禁百姓持有兵器,當然是少量的啊,不是那種成建制的,盔甲和弩、盾也是不能私藏的。要不然他們早就被人帶兵給圍了起來,先盤問一二再說。雖然乾國是府兵制的,但人家也是有郡兵廂兵之類的武裝力量來守衛(wèi)郡縣城池的,只是裝備和人員差了一些罷了。
當然這也和他們實在太陌生了有關,這姜還縣雖然富庶,但要說多繁華那也沒有,所以來往多半是熟面孔,尤其是能有他們這樣全是戰(zhàn)刀長矛的人,更多是遠近聞名的人家。
“那人怎的看著像當年的楚校尉?”
“哪個楚校尉?”
“就是當年善使一桿丈八長槊,被驍果軍選中去了朝歌的那個,好像是叫楚歌?對對,是這個名字,就城西陽楚莊楚老爺他爹?!?
“哎呦!可別亂說,楚老爺他爹北征戰(zhàn)死了二十多年了都?!?
“可是真的像啊,咱當年也是當過郡兵的,見過這位。”
這不,其實人的記憶力還是不錯的,還有一些個縣城的人認出了楚歌的,只是想到他早就戰(zhàn)死,不敢確定而已。
“您老還真是好記性,就是他,人家每戰(zhàn)死只是流落到西邊商路上去了,這不而今就回來了嗎,還是正六品的武散官吶。”
方才看了歸家憑證的碼頭守軍這時聽見這人的話,豎起大拇指肯定道。而隨著這碼頭上的人來人往,陽楚莊老太爺回來的消息順便傳遍了這個不算太大的地方。
更是有不少機靈的人直接就走小路跑去陽楚莊報信去了。隨著靠近陽楚莊,不少的莊戶也認出了楚歌的,有人上前激動的打招呼,有人也向莊子里跑去給楚瀚他們兄弟報喜,所以他們這一行人還沒到陽楚莊,楚歌原本的家人們就已經迎了過來。
楚歌的基因還是挺強大的,楚瀚他們這哥六個也是個個人高馬大,但是想來因為楚歌沒辦法指導的原因,習武并不多,雖然一個個都沒有大腹便便的肥碩,但也更多是像文士一些,頂多就是身材高大挺拔一些。也就是大哥楚瀚的身材最像個武人,畢竟楚歌還是給他打下不少根基的。
而且楚斐還有三個姐姐,面容尚算姣好,但身量也比尋常女子高大不少,而今都是已經嫁為人婦,不過也都是本縣人士,幾個大戶人家互相通婚,是以也都第一時間趕了過來。
當然他的兄長們也都已成家,他的那幾位嫂嫂也都是臨近莊縣的人,最遠的都沒有三天的路程,顯然也都是互相通婚門當戶對的。
而且楚歌的原配仍在,一個五十余歲的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