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粗略的估算。這一份,是我根據這些情況,所寫下的一些想法,其中有乾西新軍的建制改變,也有滅綦之后,大乾軍制整個改制的想法。只是一直沒有想好要不要呈交陛下,也覺得不夠完善,便一直沒有送去朝歌。”
前一份倒是差不多都是現成的,畢竟他們之前在乾西城,也需要將這些都核算一下,基本拿來就能用。后一份,也是交到葉辛手中的那一份,則是記錄了他這段時間的多個想法。此時拿出來,問詢二人意見。
因為乾西新軍的軍制整改還好說,牽扯并不大。但是整個大乾軍制的整改,那涉及的可就太多了,甚至軍中許多將領都會因此位置大有變動,也注定會有許多人因此失勢、失利,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這種事別說葉藉是否會答應下來,就是葉藉有這個動一動的打算,楚斐自己將因此得罪多少人,大乾將有怎樣的動蕩,都是極為重要的考量方面。
前者楚斐固然還能有些預料,后者他便是真的看不真切了,而此刻又不是他在東海那時,全然當做閑談,就可以告知給葉辛。
那時候他沒當個事,葉辛同樣不會太過當真,即便別人知道了也都不會多重視,頂多當做笑談,言其不自量力、夸夸其談而已。
可現在他已經大權在握,深受信任,居國公位、正二品大將軍,統領數十萬大軍,位高言重,這話說出,即便不可行性再大,都會有許多人認真。萬一事機不密,對此刻大乾局勢而言,也會起到極大的反作用。
“你這想法也太大了吧?百戰軍、衛戍軍、集團軍,倒是還都可以,這與而今的直屬軍、邊軍、各域府軍差別不大。但是你計劃之中,要有過半府軍,轉為地方治安軍,以此取締各地郡兵、廂兵。如此一來不說郡兵、廂兵會如何想,這些剛參戰立功,或是多年從軍的府軍,都等若被降了一等,這誰能甘心。”
葉辛看過楚斐的計劃之后,蹙眉道。
“給我看看。”
凌道閑只是粗略看過幾眼他那一份,聽聞葉辛言語之后,便是要過葉辛手中那一份,詳細看了起來。前者其實整個大乾都沒人比他能更清楚,這么多年,大乾各項收支、人手的多寡,他心中都大致有數。后者,真如葉辛所言,便有些不切實際了,而且卻是所害甚大。
“郡兵、廂兵,不說兵制如何,僅是他們而今對于大乾的作用,便幾近于無。各地靖武衛或者府軍,有大事時自會處理妥當,尋常事,各縣又都有衙役捕快可用。而府軍,現在已經翻了一倍還多,大戰結束之后,大量卸甲歸田也是必然。
如此便不若將兩者整合在一起,挑選可用善戰之人,補充到各級衙門中,增加衙門人手,增強地方防衛、管控,以及處事能力,擺脫對府軍的依賴和需求。
而剩余的府軍,則改為軍區制,這一點跟以往的九域十二衛府軍,沒有區別。只是所有普通士卒,皆已三年為限,三年期間全部任職軍中,集中訓練。每年補足新卒,送還老卒,予以補助,補其三年無法務農所失。
這樣一來,集團軍便都是可配合默契,每一軍便是一座堅實軍陣的,隨時可戰且有更強戰力的軍隊,無戰事時,所有人的第一要務就是訓練,若有需要整軍而出。而且回鄉的老卒,也都是深知軍伍的備選兵源,而不是尋常百姓。若有需要一日,無數老卒召之則回,回則可戰。
至于衛戍軍,其實也就是邊軍。但只要綦國一滅,大乾所需要的重視的邊線,便沒有那么多了,衛戍軍形成輪值戍守,每三年一輪換,一批衛戍軍與邊境戍守,一批衛戍軍邊境后方扎營休整,有需要時也可以即刻調往邊關增援。
而百戰軍,則是以青州刀騎、幽州狼騎、山寧鐵騎、關鷹鐵騎、冠武軍、虓虎軍、驍果軍等為主,皆是百戰強軍,每年皆需有數月時間與邊境實戰練兵,且同樣采用輪值的方式,輪流與衛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