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文明的腳步涉足太空,短距離的信息傳遞速率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文明即時通信的需求,信息革命,一個世紀間就經歷了幾次翻天覆地的變化。
藍域的民用通訊模式最后一次迭代更新是在53年前。以量子通訊為主的民用通訊器徹底取代了衛星電磁波通訊,自此以后,每個通訊器作為一個移動客戶端可以自由收發信號而不必經過通訊衛星,信息傳遞如脫韁野馬一般徹底擺脫束縛。
人們在享受信息飛躍而帶來的快速和便捷的同時,也幾乎付出了自己的所有隱私。勞動所得和消費賬單都被“全域工時管理系統”記錄在案,瀏覽信息的習慣被智能系統分析、總結、研判,遺傳性狀、個人癖好、活動軌跡通通被各個系統監督著。
隱私的蔭蔽越來越少,所有人都曝露在陽光之下裸奔。自媒體的分量足以跟官方一較高下,而體現到新聞傳播之上,則表現成一種人人都是記者,大v抗衡官方的普遍現象。
《前財政理事長離奇死亡之謎》便是借著這番渠道一夜之間在用戶之間急速傳播。就好像一粒鹽掉進水里,即便你反應的再怎么快,鹽塊撈出來的再怎么及時,也抵不過分子的劇烈運動,溶解進去的那些分子已經足夠讓整個水體變咸。
3年前,越權限發布杜威的演講視頻,本以為會因此丟掉飯碗的南溟深卻陰差陽錯的被任命成新聞中心主任,屁股所在的位置決定了腦袋內的想法,在這個位置的他才明白有時候一個真相引起的動蕩不如一個被修飾過的故事實在。
社會需要真相,社會也需要安寧,這個度,很難把控。謎團在激起千層浪的當時,南溟深便匯報給袁天署。
袁天署心思焦慮,好像這輩子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棘手的問題,無論是蓋亞談判還是出兵卡蒙,都沒有眼前這個問題棘手。黃一塊黑一塊的臉都能看出青一陣紫一陣的變化。
“你是新聞中心負責人,你怎么看?”
“看證據,像是被謀殺。看影響的話,我眼光沒這么遠。”
袁天署嘆了口氣“這次,我眼光恐怕也沒這么遠。你匯報給我,你就盡到你的職責了。這事,先不著急辟謠,也不要急于控制,這都會引得此地無銀三百兩。另外,我會聯系偵查大隊確認證據來源。除了這兩件事,就不要做其他多余的事情了,你先回去吧。”
自從霍啟元和霍啟剛被任命以來,袁天署在霍啟萌的“內閣”中的話語權持續減弱。起初,霍啟萌對表哥的信賴是精誠所至的,而且,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血緣關系,這更加有理由讓他信服袁天署。
但是,以霍啟萌的性格,并不喜歡跟他唱反調的人。剛入團的啟元和啟剛,雖能力不如袁天署,但是溫順、聽話,從來不陽奉陰違,關鍵時刻總是站在霍啟萌立場上,這讓袁天署漸漸失去話語權。
袁天署也曾想過妥協,但一些決策,足以釀成歷史失誤,只能一次次的力排眾議。然而這種狀況出現一次,他的話語權就衰減一層。現在又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足以左右自己的說話動機。
時間不容許袁天署思前想后,元首府邸再次燈火通明,然而,這次,一向滔滔不絕的霍啟元也有點尷尬,只能霍啟萌先開這個口。
“怎么都不說話?不知道為什么把大家叫來嗎?”
“叔叔去世,我們都很悲傷。原則上是死者為大,不能對家屬有過多的叨擾。”
霍啟元還是懂點說話藝術的,知道這件事不能深究真假,只能從人情角度評判對錯。
“所以呢?我們不能任由這件事放大下去,對不對?”
“道理雖是如此,但是強行辟謠,恐怕不足以讓人信服。”霍啟剛總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場面再次陷入尷尬,辟謠,咋辟!證據和視頻都擺在那里,受力驗算也不是就一個人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