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雖然表面上十分的悲傷,可是實際上各有各的打算,如今皇上一死,太子雖然說是正統(tǒng),可是皇位之爭,并不會那么容易就結(jié)束。
皇上子嗣甚多,有權(quán)有勢的也不少,皇上一死,所有的人都開始虎視眈眈起來。
長夜難明,只有那晚間的風(fēng)吹過,吹過白色的幡,吹過翠瓦紅墻的墻頭,樹葉沙沙的響,太監(jiān)宮女們哭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所有的人都是無比的疲憊,大殿之上,大臣們齊聚,卻是一陣沉默。
太子更是沒有說話,只是站立在大殿上。
有些話,自然有人會幫他說的。
一陣沉默之后,袁太傅站了出來,滿臉的哀戚,“皇上駕崩,舉國哀悼,太子也莫要過度陷入悲傷之中,國不可一日無君,請?zhí)拥腔!?
此話一出,眾人議論紛紛。
這其中太子一派的人也有不少,他們自然希望太子能夠盡快登基,免除后患。
可還有函王一派之人,聽聞此言,迫不及待的站了出來,“皇上的寢宮失火死,死因未明,如今,應(yīng)該先查清楚皇上的死因之后再做決定。”
聽聞此言,函王一派的人紛紛點頭,全部同意。
不管能不能證明皇上是太子所殺,能夠拖一點時間是一點,畢竟,他們需要等待一個時機。
“你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是想污蔑太子嗎?袁太傅轉(zhuǎn)過頭來,冷冷的說道。
“微臣不敢。”那人后退了一步。
“太子極為太子,那便是宗室正統(tǒng),是皇帝承認的皇位繼承人,你們這樣說,是想造反嗎?”袁太傅繼續(xù)說道“究竟是真心為皇上著想,還是包藏禍心?”
一番話,嗆的那些人什么都說不出來。
袁太傅冷笑了一聲,這些跳梁小丑,也想出來做妖,簡直是不自量力。
他轉(zhuǎn)過頭,繼續(xù)看著太子,沉聲說道“為了國之柱石,國家安定,請?zhí)颖M快擇日登基。”
太子略微沉吟了一番,“按理說,父皇遇此橫禍,本宮應(yīng)當(dāng)為父皇盡忠守孝之后,再考慮登基之事,然近日,邊關(guān)不寧,百姓不寧,本宮應(yīng)當(dāng)順從天意,盡早登基,以安民心。”
一番話說的是漂亮,可心里究竟是作何想法,旁人卻不知道。
函王知道自己勢單力薄,太子那邊人多勢眾,如今這些大臣幫自己說話也無用處,便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太子敲定登基之事。
太子的臉上還是一如既往的悲傷,看向禮部侍郎,悠悠的嘆了一口氣說道“如今父皇新喪,本宮身為人子,不宜鬧得太大,一切從簡。”
禮部侍郎站了出來,抱拳說道“有些步驟不能省略,比如乘坐馬車去祭天祭祖,一路接受百姓跪拜,登基的衣服是禮子根本,也不能省略,太子殿下,請明示。”
“如今邊關(guān)告急,軍費所需甚多,這里也不宜太過鋪張,所有的開支減半,剩下的,你們看著辦吧。”太子緩緩地吩咐道“更何況,父皇入葬,也是需要人力物力。”
“太子殿下的孝心,真是可表天地啊。”禮部侍郎感慨道。
太子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這一切,如今都成了他所想要的,還猶如在做夢一樣,如夢如幻。
函王只是冷冷的看著這一切。
雖然有反抗之心,可不得不說,太子乃是正統(tǒng),朝堂之上,站在他那邊的人不少,如今若是貿(mào)然出動,也只不過是硬碰硬而已。
他立刻讓自己黨派之人,不再言說。
太子三日后登基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京城。
邊關(guān),卻是一如既往的凄涼。
硝煙彌漫,狼煙四起,就連城池外的那棵樹,葉子也枯黃了幾分。
濰城,三日守城,敗!
圖河灘,圍剿北傅軍隊,慘敗,三千將士無一生還,盡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