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入懷掏出一份奏書,“承蒙督師和大將軍抬愛,下官自作主張擬定了一份奏書向朝中報捷,現在我當著在座各位將軍面前宣讀一遍,如有不據實之處還望提點。”
這些將軍們看到奏書的時候都面色肅整,端坐著靜靜的等他宣讀。
顧世卿收起笑容,面色莊嚴的朗聲道:“鄱州廣陵知府顧世卿表奏:
得皇恩浩蕩,大晉洪福、九州昌盛,然定南侯高頜手握重兵久據鄱州,不思為國盡忠為君解憂,懷不臣之心妄復皇恩。天正十年二月初五,于懷泰撥三千騎兵襲廣陵未果。遂率軍攻破臨陽,畢巡撫焚其糧后,忠勇殉國,賊兵勢大,連下數十州府,于棲霞破挫敗天軍,半數鄱州已落賊手,形勢萬分危機,督師隨即帶軍入廣陵護城,排兵布陣調度有方,二十日,賀剛將軍于東南山丘伏敵,斬敵首三千、俘二千。二十二日,奎震將軍率兵五千關元鎮據敵萬余,斬敵軍大將數名,殲敵八千有余,賊兵聞風喪膽而逃。二十五日,賊將高翰提兵五萬來襲,奎震將軍堅守半日賊軍久攻不破,薛寒將軍依計從西路殺出大敗敵軍,賊將高翰、高珉被擒。
督師斬高翰,放高珉提首而歸。二十七日,賊首高頜率十五萬叛軍來犯,卯時攻城,弓弩數萬、云梯數百,督師身先士卒,率眾將城樓御敵,又設計引壕溝大火據敵城外,敵軍戰至夜黑無可奈何,頹勢已現。賊首高頜投飛石引城中大火欲毀城池,賊軍借勢攻入城頭,諸將拼死堅守不曾有失。
其后奉安軍棄暗投明報效圣君,元碩帶軍救援解燃眉之急,韓大將軍親率銀甲軍入陣破敵,賊軍大潰,賊首高頜趁亂而逃,城中各將率軍出城殺敵,與奉安軍、銀甲軍合圍之下殲敵八萬有余,臨陽已丟賊勢已滅,擇日剿其余孽則鄱州安定,大晉太平,圣皇無憂矣!
廣陵大捷、天佑圣皇,大晉萬載千秋矣!”
顧世卿洋洋灑灑的讀完后,對著眾人欠身一笑,凌宇嘴角淺笑,伸手示意他入座。堂內的眾將士臉上掛滿了各色神采,有的欣喜,有的陰沉,有的已經要發怒了。
只見左邊頭排首位的一名將軍霍然起身,他身姿挺拔,眉目舒朗,玉面堂堂,英姿甚是颯爽,“顧知府這封捷報從頭到尾只說廣陵眾將如何御敵建功,而我等只在文章末尾一筆帶過,未免也太偏袒了吧!”
這一聲疾斥,大堂內的氣氛瞬間冷肅了起來,顧世卿微微歉笑,“定遠將軍息怒,下官為此間知府,只得如實稟報此間之事,他處軍務下官也無權僭越。”
這將軍便是大晉九大將排在首位的定遠將軍徐順,他戰功卓著,技藝超群,為人一向爽直高傲,在軍中除了韓錫絕,誰的賬都可以不買。
厲聲道:“那你就報你廣陵的事就行,扯臨陽和棲霞坡作甚?”
顧世卿一怔,面色頗為難堪,這時他身邊一名將領也站了出來,此人身材高峻,英姿不凡,“哼,怎么,自己打的敗仗,把別人置于險境,事后人家提一句都不成,未免也太心虛了吧!”
徐順雙眉皺如刀鋒,嗆聲他的這人也是九大將中的文成將軍薛寒,一向與他不睦。
“你說我打敗仗,我徐順統軍以來何曾打過敗仗,棲霞坡是怎么回事,你問問督師便知!”說到最后,氣呼呼的看向凌宇。
凌宇不為所動,面無表情,他容忍了徐順瞪視幾眼后,在他剛要入座的時候,開口道:“我是讓將軍詐敗,可我沒讓你帶軍回鳳華。”平靜的語氣中透著殺伐之意,徐順心中一驚,杵在那里竟不敢入座。
他解釋道:“我..我不是違抗軍令,督師讓我詐敗之后南下,可是我覺得與其南下,何不北上回鳳華調兵。”
凌宇嘴角笑了笑,帶著看透人心的神色,“我本意讓你南下待命借機取臨陽,看來定遠將軍還是信不過我。”轉頭沖著韓錫絕笑了笑。
“更相信大將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