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進了屋,王妃見王爺愁眉不展,怒氣難消,她道,“王爺是想讓我去求太皇太后?”
王爺看著王妃道,“你別多心。”
哪是她多心,遠兒咳嗽一聲,她都能擔心大半天。
二少爺入獄,還是因為殺人入的獄,梅側妃再怎么擔心都不為過。
王爺身為父親,想救兒子也無可厚非。
她雖然是嫡母,但這么多年,她并未受到過梅側妃的敬重,二少爺也從未喚過她一聲母親。
當然,她也從未強求過。
讓她救別人的兒子,來和她兒子爭世子之位,她還沒有大方到這種程度。
她只是心疼王爺罷了。
王妃道,“我可以去求太皇太后,但我要遠兒永遠……。”
不等王妃說完,王爺打斷她,“你去求太皇太后沒用。”
王妃道,“太皇太后手里有免死金牌。”
那是太祖皇帝給太皇太后傍身之用,太皇太后當年曾拿出來救過她父親,只是她父親心灰意冷,選擇了以死明志。
王爺想過拿太皇太后手里的免死金牌救自己的兒子,可護國公要他手里一半的兵權。
北云侯擁兵譽州,估計他這邊拿免死金牌救兒子,那邊他就該舉兵造反給太皇太后施壓,要太皇太后收回免死金牌了。
既然是條走不通的路,又何必為難王妃?
知道王妃顧慮什么,王爺給她一顆定心丸道,“世子之位是遠兒的,誰也奪不走。”
說完,王爺就走了。
留下王妃看著王爺的背影發呆。
李媽媽過來扶王妃道,“王爺都這么說了,王妃還有什么可擔心的?”
王妃嘆息一聲,什么也沒說。
柏景軒。
姜綰在院子里修剪花枝,雖然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但一直躺在床上也不好,略微活動筋骨更利于恢復。
梅側妃大鬧天香院的事傳過來,姜綰嘴角都抽抽。
她理解梅側妃關心則亂,可要不要亂到一點理智都不講了?
求王爺拿兵權換兒子這話能擺在明面上講嗎?
這里雖然是靖安王府,可誰能保證就一定沒有皇上的眼線了?
這要傳到皇上耳中,還不得把皇上氣的夠嗆,先要了她兒子的命?
有這樣病急亂投醫的娘,做兒子的沒得死的更快。
梅側妃被王爺禁足后,王府就平靜了下來,王府外就沒那么平靜了。
因為北云侯夫人來了。
來的比大家猜測的都要快。
畢竟譽州距離京都快馬加鞭也要些日子,何況送信一來一回了。
大家不知道北云侯世子一直嚷嚷著要進京,譽州再繁華,也繁華不過京都,這幾年北云侯夫人都沒攜帶兒女回京,就是擔心一雙兒女被京都的錦繡膏梁迷花了眼,不肯回譽州。
三年前,北云侯世子十五歲,回京待了半個月,就死活不肯回譽州了,北云侯夫人連哄帶騙,最后是小廝押著上的馬車。
這回北云侯世子提了幾回,被北云侯夫人回絕了,實在拗不過兒子,這才說寫家書問問。
這是搪塞之詞,她知道護國公老夫人不會同意。
北云侯世子也不堅持,畢竟他年滿十八該懂事了,那話怎么說來著,兒大不由娘,做兒子的不能事事都聽娘的。
他留了封家書就離家出走了。
他去京都了。
外祖母和舅舅不讓他進京,他不去叨擾祖母和舅舅便是了。
但凡他進京,先去的護國公府,讓護國公世子陪著在街上溜達一圈吃頓飯,也不至于葬送掉小命。
北云侯世子的性子,北云侯夫人知道,譽州北云侯府可以說是只手遮天,北云侯說的話甚至比圣旨還管用,她兒子也養成了